交通 港珠澳大桥

意媒感叹港珠澳大桥创造奇迹:美国只能在梦里造这样的设施

2017-11-17 湾区城市群

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 外媒称,位于珠海的渔女雕像始建于1982年,这个雕像是珠海的象征。那时珠海还是一个小渔村,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珠海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羡慕香港的发展成就。如今中国走向了新时代。中国政府斥资160亿美元,建成了长达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又一次创造了历史。渔女雕像终于可以“退休”了,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将会一跃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最新体现。

据意大利《共和报》11月2日报道,32岁的汤经纬(音)是港珠澳大桥的安全管理负责人,他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正在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工程。”

“换句话说:又有谁有勇气想象建立四座人工岛呢?”报道称,这个想法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在四座人工岛中,香港口岸用于出入境管理;东岛成为旅游中心,并且连接深达47米的隧道,集交通与观光为一体;西出入口人工岛有6条车道,距离东岛7公里并与其隔海相望;澳门及珠海口岸是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及澳门两地的衔接中心。

报道称,对于特朗普来说,他领导的美国政府只能在梦想中才能实现这样宏伟的基础设施建设。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总经理林鸣在向《共和报》介绍这个建筑奇迹时坦承:“当然,我晚上有时候会惊醒,担心我们可能不会完成这个壮举。”

报道称,这座大桥最主要的特点和最大的施工难度在于海床下深埋超过30米的长度达7公里的海底隧道。那么如何在没有岛屿的情况下建设海底隧道呢?如何在3年内建成几座岛屿呢?如此种种,看上去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报道称,林鸣就像当年阿基米德找到“撬起地球的支点”那样,在多年积累和冥思苦想后获得灵感,找到一个全新的思路:“与其在海中通过堆砌岩石建筑人工岛屿,不如用高达50米的120个钢圆筒打入海底并且连接起来,填充沙子以修筑人工岛。”港珠澳大桥就是用这个方法建造的。

报道称,天才灵感爆发的时刻终于到来,随之是成百上千的工人们住在漂浮于海上的棚屋中,24小时工作,从不间断。人工岛完工时间缩短至7个月。

报道表示,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会将香港与中国内地连接得更加紧密,而且关系更加坚实。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电子报7月12日报道,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为一体,由于其线路需要经过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珠江口伶仃洋航道以及本来就繁忙的香港国际机场航线,所以其中一段是搭建海底隧道。

目前在澳门已经能看到大桥的风采,其中九洲航道桥是离珠海最近的“双塔斜拉桥”,结构简洁,而钢塔远看如同白色风帆,成为当地的新地标之一。

珠海与澳门较近,珠海市民梁小姐表示,过去在大陆这一方,就能看见澳门街景的五光十色与蓬勃发展,非常羡慕,然而近年来珠海大力推动宜居的花园式海滨城市,绿地与市民设施都很完善,成了大陆有名的“幸福城市”,而今又将与澳门、香港这些繁华的国际级金融大都会连结在一起,令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当地旅游业者表示,对珠海来说,大桥通车将把去香港的时间从过往搭客运船的80分钟缩减为开车30分钟,这对旅游业促进很大,因为珠海本身没有国际机场,未来可以将香港国际机场纳入往来的考量,安排更多市民对外以及外地游客到珠海旅游的行程包装。

“迟早澳门会跟珠海连在一起!”当地旅行业者表示,澳门的地面面积真的太小,靠填海填出来的地方却塞了60多万人,澳门的导游每天要上网查“今天澳门有多大”、能容纳多少游客。所以,在珠海这一侧,目前已经呈现“大工地”状态,参天高楼正在急速兴建中,不少澳门、香港人都到珠海买房地产,除了住得比较舒服,也是看好未来房地产价格的成长空间,据了解,不少台湾人也聚集前往购屋。

如长龙卧波,又似蛟龙跃海。7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一座长达55公里的钢铁大桥飞跨茫茫大海,历史性地将香港、珠海、澳门连在一起。

它使用的42万吨钢铁足够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它使用的108万立方米混凝土,每一粒都可以溯源;它使用的建造方式,是像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上去的……

这座在中国交通建设史上被称为“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一次次挑战着工程师的智慧和建设者的勇气。在挑战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获“中国标准”,填补世界空白,成为中国迈入桥梁强国的里程碑。

突破:艰难环境倒逼的创新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为一体,其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航班降落限高需求。搭建深埋沉管隧道成为最佳选择。

“既有案例都是浅埋,深埋属于沉管施工‘禁区’,没有任何标准可参考。”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说,隧道由33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组成,全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

从2013年5月2日首节E1沉管开始浮运安装,到今年5月2日最终接头安装,34次“深海之吻”,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

“由于没有经验,第一个管节的沉放时间整整持续96个小时,大家连续四天五夜没有合眼休息,眼皮‘打架’就用风油精擦在眼睑下提神。当成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累瘫了。”中交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工程岛隧项目部副总工尹海卿说。

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更新、工艺的改进,最终创造了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海底基床泥沙软硬不一,沉管安装上去会因沉降不一产生断裂。我们研发出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整个海底基槽的总体沉降控制在10厘米以内,差异沉降控制在1厘米以内。”尹海卿说。

高空俯瞰,两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实现了桥梁和隧道的流畅转换。与传统填海造岛方案不同,港珠澳大桥选择了“钢圆筒围岛”的快速成岛方案。

“传统方案不仅工期长,而且挖走大量淤泥还会给海洋生态造成灾害性污染,稍有偏移也会对桥梁和隧道产生灾难性破坏。”苏权科说,将120个直径达22米的大钢圆筒打入海床,围出岛的形状,然后再在中间填“土”成岛,既牢固又高效。

质量:以工匠精神追求120年的品质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开创性地提出“120年使用年限”,打破了国内大桥的“百年惯例”,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混凝土就是大桥的骨肉。总施工量约108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工程被分为了几个标段同时进行施工,至少需要16个混凝土搅拌站同时工作。”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工程师鲁华英说,再好的厨师煮面也有煮硬或者煮软的时候,而搅拌混凝土就容不得这样的变动。

为了统一标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与港澳合作,首创混凝土认证制度,从源头石头的采购,到机械的管理,物料的防护,到搅拌的程序都固化为一整套质量控制体系,最终确保混凝土到达现场的温度、湿度、流动性达到统一。

和其他跨海大桥不同的是,港珠澳大桥是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出来的。先在中山、东莞等地的工厂里把桥墩、钢箱梁、钢管桩统统做好,再等到伶仃洋风平浪静时一块块、一层层、一段段地组装起来。

“外海作业,风高浪急,台风频仍,传统施工方式既不能满足质量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工期的需要,更对施工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说,以“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在港珠澳大桥得以全面体现。

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和繁衍之地就位于港珠澳大桥海豚钢塔之下。为了实现“不让白海豚搬家”的目标,港珠澳大桥推行了将“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生态(Environment)”相融合的HSE一体化管理理念,制定一套规则引领设计、规范施工。

大桥的建设似乎并未对“小主人们”构成影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说,港珠澳大桥施工以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有增无减,已从2009年的1400头增加到2016年约2100头。

影响:“超级工程”变身行业升级“超级引擎”

“在建设过程中,港珠澳大桥实施了我国交通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招标工作,可以说,正是这个超级平台的超级体量,支撑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计划合同部部长高星林说。

以大桥建设所必需的钢材为例,港珠澳大桥因采用钢箱梁结构,其所需42万吨钢材如按照传统工艺生产,耗时将超过10年,而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标准化、工厂化的生产与施工,又对钢铁行业提出了很高的投资要求。能否将工程的需要与产业的需求结合,尤为关键。

中铁山桥、武船重工、中铁宝桥和上海振华等国内企业承担了钢箱梁和组合梁生产任务。这些企业为此专门赴国外考察,随后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全面改造,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并配上焊接机器人,最终按工期要求完成了任务。

“国内许多钢铁企业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对双方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高星林说。

国内钢铁企业不仅通过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还以新的“中国标准”得到了国外的认可。中铁山桥、武船重工、中铁宝桥等企业依靠改进升级后的生产线,相继接到了挪威、德国的订单。

此外,作为一项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还成为国内企业实现尖端领域和空白领域重要突破的“超级引擎”。以沉管隧道关键部件止水带为例,该产品长期为国外垄断、价格高昂,正是通过港珠澳大桥相关项目,国内对该技术实现突破,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作为平台,“超级工程”也是国内先进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能够像港珠澳大桥一样,在发挥引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上发挥‘超级引擎’作用。”苏权科说。

央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周羽)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历时七年建设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今天(7日)迎来海底隧道贯通的重要节点,这也意味着港珠澳大桥桥、岛、隧主体工程已经实现贯通。

今天(7日)上午,随着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宣布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历时7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也正式宣告实现贯通。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长达6.7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横跨伶仃洋底部,为繁忙的珠江口水路让出通途。同时,为了满足30万吨级货轮的通航需求,隧道管节最大埋深超过40米,也就是海床下20米、近10层楼的高度。一深一长,决定了它的建设难度。大桥设计与施工咨询岛隧组项目副经理李英表示,相比世界上已建成的同类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综合建设难度之高,世所罕见,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在超深、超长、超宽、超复杂的水利条件里面是综合难度最大的一个。

在建设过程当中,33节重达8万吨、长约180m的沉管管节无疑是这条海底巨龙能否顺利联通的关键。

在伶仃洋最繁忙的航道进行沉管管节浮运,还要在每天有超过4000艘船舶穿梭的复杂海域进行误差仅为“毫米级”的水下沉管管节安装,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对接作业被工程界誉为“在大风当中穿针眼”。岛隧工程副总工程师王强也坦言,对接过程十分曲折,“比如我们E15的时候,当时遭遇了回淤的影响,导致了我们沉管三次失误,最后安了三次才安上,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的。”

为了保证沉管管节顺利安装,施工方配置了国内首条采用深水无人沉放系统的安装船,通过信息技术和遥控技术,实现管节姿态调整、轴线控制和精确对接。在实现33节沉管管节安装“滴水不漏”的同时,还总结出了在沉管对接领域独具特色的“中国工法”,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副总经理尹海卿表示,形成了信息化,远程操作这样一套沉管安装技术,也积累了一批装备。

岛隧工程历经7年建设,最终实现贯通。岛隧工程副总工程师王强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沉管的安装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外海超大型沉管的安装技术,在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掌握。而我们现在成功地、安全地把它完成了,说明我们进入到了这个先进行列,站在了沉管隧道技术的新的高点。”

海底隧道贯通以后,还将有规模达70万平方米桥面、以及交通工程等环节需要施工,预计在年底将具备通车条件。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将成为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将从根本上改变珠海的产业、交通和城市发展格局,为珠海带来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香港与珠江西岸之间的车程,将从3小时缩短至30分钟。一桥飞架三地,将大大加速地区人才、物资、资金、信息的流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入大桥时代。

绵延55公里联结珠海、香港和澳门,港珠澳大桥被建设者们誉为是海上的巨龙。在大桥贯通之际,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个特殊视角,这就是无人机航拍的视角来为您全景展示一下这条飞跃伶仃洋之上的钢铁巨龙。

相关:意媒 港珠澳大桥 美国
作者:参考消息网 来源:参考消息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