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唐杰:深圳PCT专利申请量可排全球前五,城市创新助推湾区经济

2017-11-17 湾区城市群

  “说起深圳湾区,还要说深圳经济。深圳走出了一条由低向高、渐进快速的产业升级转型之路。第一阶段深圳是以外商投资为主,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第二阶段出现了模仿性创新的生产制造;第三阶段出现了深圳制造;第四阶段发力向深圳创造转型。2015年到2016年全球PCT专利的申请,美国、日本、中国、德国、韩国列前五位。从国内的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有了巨大进步,这一年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增长率为44.8%,那么在一个全部的国别比较当中,深圳在什么位置?假如说深圳做一个单独的国际申请专利办公室,它在全球可以排名第五。”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前副市长唐杰在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上表示。

  11月2日,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深圳论坛拉开帷幕,50余位全球知名科学家、学者、企业家、经济学家等齐聚,深度解析深圳的创新传奇,探讨深圳模式如何成为全球创新模板。

  深圳专利申请数量剧增:创新作用巨大

  在唐杰看来,不出意外,2017年,中国PCT专利的申请数量一定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深圳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则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这是深圳现在达到的高度,一个深圳已经超过了韩国,创新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向新常态,坚定不移的走向创新引领的道路。”他指出,过去10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37倍,过去10年,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和制造业的成本增长了3.5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赶不上收入,未来中国只有走向创新,才能有一个更繁荣和富强的国家,这就是创新的作用。

  尽管如此,唐杰指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刚刚公布的创新型城市中,日本所有大城市都参与到全球创新当中,而我们距离一个创新型大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唐杰以一份表格为例,在全球100个创新大都市中,排在第二名是中国的港深地区,排在第一名的是日本东京,深圳最大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是北京。“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看到了创新巨大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也为我们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条件。”

  大湾区应研究更大范围

  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那么,是否应当从更大的范围和空间尺度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规划?唐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包括了几个部分,第一是“一带一路”的重大支撑;第二是香港“一国两制”重大历史实践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了香港的作用;第三是我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战略转型,第四是广东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第五是中国城市化走向城市群化的战略调整。在唐杰看来,这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珠江口的规划。假如说真正要做一个湾区的话,可能需要看到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研究。

  唐杰解释说,湾区是由一系列地区组成的,当然也有一系列的码头在里面,从整个粤港澳形成的规模来看,深圳和香港合起来,大概是6000亿美元的GDP,加上东莞是7000亿,在全球排第五。“深圳和香港合起来是全球最大的机场。深圳和香港的港口加起来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未来不是深圳的湾区,不是广州的湾区,不是珠江三角洲,而是一个整体,这是我们过去40年来的一个发展历程。”

  “建设世界级湾区城市群,港澳与内地联系空前紧密。”唐杰指出,要高度重视沿海港口与城市发展。2015年,珠三角区域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是沿海港口吞吐量的3.5倍,分别是东部沿海港口的12.9倍、西部沿海港口的4.8倍。

  “目前制约湾区发展最大的因素可能是,中国人长期习惯于行政分割,说深圳是深圳,香港是香港,广州是广州,一个都市群,从来不会有这样的行政界线。” 唐杰坦言,假如说有一天超出了行政界线来讨论问题,湾区就会形成了,当然也许会有难度。

相关:唐杰 深圳PCT专利 湾区经济
作者:黄海琳 来源:前海金融城邮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