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科创增智引资
2017-10-29 湾区城市群
新华社香港10月29日电(记者李滨彬 周颖)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香港科研团队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落户,通过香港科研和资本驱动、珠三角打造产业链的模式,深度整合大湾区要素资源并形成协同效应,迅速发展壮大。目前这已成为大湾区科创企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研发团队组建的深慧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是一家研发高速高清三维成像系统的高科初创企业。“我们的设备相当于给机器人安上了眼睛,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医疗健康,目前中邮和阿里巴巴的物流已开始运用。”深慧视CEO丁克博士介绍。
丁克说,选择在大湾区成立公司,因为这里有大量高端技术人才,也有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人员,而且这些人都很年轻,非常努力且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
他表示,即将设立在香港科技园的公司将主要针对高端研发,把生产线设立在深圳是因为这里有完整的供应链,在周边两小时车程内就可以找到所需的各种供应商,且有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
在这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部总监高民博士,依托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已经在广州南沙成功孵化了两家高科技公司。
“以前香港是店,广深是厂。未来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研究、高端研发力量聚集香港,香港成为提供产业发展引擎的厂,广深成为市场销售的店。”高民说。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像丁克、高民这样来自香港的高科技人才采取香港研发、珠三角落户的模式发展科创企业。
“目前世界处在科技变革的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最需要香港强大的科研以及自由经济体的优势,发挥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三位一体的功能,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港深莞广佛世界产业创新链。”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梁琦表示。
记者发现,香港高校拥有长期积淀的、来自全球的优秀高端科研人才、成熟配套的基础科研投入和教育,这群高校科研力量正成为大湾区科创企业的一大助力。此外,香港金融业也在资金和人才上助力大湾区产业链的科创企业发展。
香港金融青年会主席张永康指出,有金融基因的香港人参与大湾区企业高管团队,有助于做好资本运作和融资。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香港可在粤港澳大湾区担当金融枢纽角色,特区政府将会通过大湾区规划,加强区内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通过香港风投、私募基金和香港新经济体上市平台的发展,推动大湾区创新经济发展。
大量集高端生产要素、基于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纷纷选择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并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对投融资项目、企业发债、上市集资、银团贷款等覆盖企业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服务需求。
建银国际董事长、香港中国并购公会主席胡章宏告诉记者,建银国际专门成立创新业务委员会,鼓励公司业务创新。此外,还特设了“成长型企业中心”,寻找在科技、医疗、汽车、可选消费品及媒体等高长型行业所属企业相关投融资机会。建银国际已经投资了包括蚂蚁金服、滴滴打车、美团-大众点评、大疆无人机、今日头条等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及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协同效应。香港应充分发挥基础科研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传统优势,深度整合大湾区要素资源,提升对珠三角产业链的辐射范围和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发展新型经济,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