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土地要效益,看这幢摩天工厂如何让“工业上楼”?
2017-10-26 湾区城市群
沿着广深高速从市中心一路向北,在距离新桥出口车程不足5分钟的地方,一幢摩天工厂在深莞交界处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的大楼,整洁有序的园区,在周边低矮的工业厂房中格外引人注目。这片名为全至科技创新园的产业园区,不仅建筑设计现代化,最特别的是有了全新的产业载体模式——“工业上楼”。
深圳人口密度全国第一,很早就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的难题。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工业用地成本攀升,另一方面旧工业区的改造周期长,如何在工业载体上向存量挖潜力,向土地要效益,全至的创新模式或许给出了答案。
摩天高楼里机器响动
走进全至科技园区的科创大厦,6台大型货梯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全天候的卸货平台进行服务。2台载重3吨的货梯和4台载重2吨的货梯,将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直接运送到指定楼层。入驻企业的办公室旁边就是生产车间,研发与生产在科创大厦中融为一体。
“全至打造的是符合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要求的新型高端产业空间,通俗地说,就是要建‘高端厂房’。”全至科技创新园陈建鸿经理介绍道,“老式的工业厂房,没有排风,厂房里放个大风扇就当排风设备,也没有雨污分离的设施。但是全至的每个单元都按照企业生产的标准建设了独立的污染排风管道,排水也实现了雨污分离,每个单元里还建设了独立的茶水间、洗手间,企业可以在前端做研发和办公,在后端做生产,满足了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一体化需求,建设标准几十年也不会落后。”
深圳森蚁数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入住全至科技创新园的企业。宽敞的办公区域中,日常办公的工位旁摆放着跑步机等设备,工作之余,员工们可以随时运动放松。而在一墙之隔的生产车间,透过高大的落地窗,能够俯瞰整个区域。
据了解,全至科技创新园的前身为茅洲山工业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地处深圳的边缘地带。园区原有的39家企业,均为五金制品、模具销售、配件包装、塑胶生产等传统低端制造行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空间有限。2011年,茅洲山工业园改造启动,拆除部分厂房,建成了全至科创大厦。这栋看起来像写字楼的厂房,楼内的空间设置和硬件装配可以适应企业批量生产的需要,是一个符合高端智能制造业需求的新型产业空间。
通过对老旧厂房的改造并建成全新的科创大厦,全至科技创新园自2015年3月正式招商以来,已吸引120多家科技企业入住,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家,招商入驻率达70%。目前部分企业已陆续投产,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预计2017年底,园区入驻企业将达180家,全部投产后园区企业产值总计有望达到80亿元。
载体提升让企业更自信
“来到科创大厦之后,我们整体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提升,这让我们面对中高端客户的时候更加自信。”深圳市诚之益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益明说。
深圳市诚之益电路有限公司2008年就已进驻茅洲山工业园,在全至科技创业园开发后,便搬进了科创大厦。改造之前,深圳市诚之益电路有限公司占据了老厂房的两层,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生产空间;而在进驻科创大厦之后,该公司的生产与办公的空间压缩了近一半,只有1000多平方米。但这并没有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益,反而让其获得了更多发展契机。据林益明介绍,公司将生产所需的噪音较大、污染较高的设备进行迁移,并把外迁的制造工厂作为生产基地,而在科创大厦中的办公室则作为公司“总部”,针对试验、测量等进行小型生产。“迁出的制造工厂降低了用地成本,在这里还能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可谓双赢。”
从原来只有四五层的厂房,到如今二十几层的摩天高楼,让林益明感受最深的便是身边的企业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改造之前,这边聚集了许多加工制造厂,现在做设备的变成了‘智能设备’,还有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企业,我们的邻居越来越‘高大上’,也促进我们自身的不断提升。”如今,深圳市诚之益电路有限公司已经与科创大厦中的一家无人机企业达成合作,为其提供线路板装置。未来,该公司还将不断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照明设备。
只有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制造业公司,才能够进驻全至科技创新园。在招商过程中,曾有不少五金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前来咨询,却纷纷吃了“闭门羹”,全至的招商团队宁愿暂时空置也没有引进这类企业。
陈建鸿认为,深圳的福永、沙井、松岗未来都将是智能制造业重镇,但这些地方的智能制造载体仍比较缺乏。通过两年的发展,全至创新产业园不仅让宝安西部的企业无需到福田南山等地找写字楼,也不用再忍受旧工业区脏乱差的环境,还吸引了深圳其他区域的众多科技创新企业前来宝安发展。
“工业上楼”助力产业升级
“宝安有数以百计的园区,其中70%以上属于老旧园区,园区品质进一步挤压了优质产业的生存空间。”宝安发展研究中心张文亦博士表示,“一些老旧工业区标准不高,机器运不上去,很多企业只能选择入驻一楼,极大浪费了土地空间,使得容积率一直上不去。”
随着深圳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学科跨领域的新兴行业层出不穷,这些企业为完善产业生态链,对于生产经营研发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厂房建设标准要求更高,也更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伴随着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时代来临,大型精密仪器、生产设备的“机器换人”成为趋势,更增添了对园区质量的需求。
据悉,深圳市宝安区的“工业上楼”模式,通过存量挖潜,借助专业力量、以专业化的开发建设运营理念打造高品质精品园区,力争将产业空间由5300万平方米拓展到1.2亿平方米。同时,该区还不断提升园区开发强度、提高建筑标准、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打造“平台+信息”新型服务模式、推行园区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实现园区产业错位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区演进。
张文亦认为,“工业上楼”模式吸引了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争相进驻,大幅提升了存量空间利用效率,企业生产、设计、研发等多个环节不再受制于空间局限,对解决深圳大量优质产业资源的发展问题有重大实践意义。“‘工业上楼’不受区域限制,适用范围广,可复制空间大,有利于在全市推广。”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表示,“工业上楼”是广东省提升工业用地空间、夯实先进制造业根基的重要举措,既为企业园区腾出了大量厂房,又倒逼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缓解了当前经济发展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
科技创新,载体先行。曾经的“三来一补”让宝安区成为深圳市的制造业大区,在促进宝安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众多的低端厂房。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日益蓬勃,让“摩天大楼里机器响动”的“工业上楼”模式,通过集约化利用土地,短时间内极大缓解了工业载体不足的问题,在留住核心制造业的同时促进其转型升级,为宝安区乃至深圳市新兴科技的孕育提供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