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2017-07-21 湾区城市群
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也激发了各方迅速行动。昨日,“香港+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香港城”发布会举行,南海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决心。
其实,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历史机遇,珠三角各相关城市都积极作出了谋划,从经济、政治、交通各方面寻找切入湾区经济的路径。今日,我们来看看广州和深圳这两个珠三角的“老大哥”是如何谋划融入湾区时代的。
广州
中国南海边,珠江入海口,一张世界级湾区的蓝图勾勒得愈发清晰。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东省省会,广州理所当然成为这张蓝图上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紧扣门户枢纽定位,发挥引领带动和服务周边功能,是广州当仁不让的使命。
》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岛启动打造世界级金融中心
6月1日,广州南沙国际金融岛正式启动,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正式落户南沙,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金融,成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打出的一张靓牌。广州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其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实力,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所涉区域的经济总量较大,可打造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
IFF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按照《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落户广州南沙,充分发挥IFF金融外交平台和战略智库作用,吸引国际资本和高端金融人才在南沙集聚,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广州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南沙金融业正形成集聚态势。数据显示,南沙区金融业发展更加迅猛,截至2017年4月,落户南沙的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共1966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0家。总规模1500亿元的国新央企投资运营基金、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基金(302亿元)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南沙。已落户融资租赁企业284家,注册资金总额达834.5亿元人民币,融资租赁企业累计业务合同余额超1000亿元,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正加速形成。
》创新高地
高端项目积聚形成国际创新城格局
纵观纽约、东京、旧金山世界三大湾区,科技创新是湾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4月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
小米、阿里、腾讯、复星、科大讯飞的落户,让琶洲成为新的创新基地。坐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的广州,在华南的优势独一无二。一批IAB序列的世界先进项目纷纷落户广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投资总额达610亿元、全球最大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公司投资的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在广州增城动土。
人工智能领域,亚信、微软、科大讯飞、国机智能等人工智能巨头企业率先进驻广州,带来沉甸甸的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广州正迈向世界人工智能研发新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之城”。成立一个100亿元规模的“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在南沙庆盛自贸片区选址打造一个3000亩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支持成立“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级研究院”,以及大力扶持进驻该AI研究院的高端人才团队或企业。据了解,进驻落户的高端人才团队最高可获得1亿元的补贴和奖励支持。
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在科创方面与香港的合作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累计承担科研项目432个;粤港共建的南沙资讯科技园总规划面积43万平方米,孵化出包括晶科电子在内的30多家企业。
》核心枢纽
完善交通打造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
打开地图,广州处在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结构顶端和中部,是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广州是千年商都,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开埠城市,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起点之一,去年广州白云机场吞吐量近6000万人次。广州去年一口气拿下了多个“第一”,向世界证明了广州的实力:实现直接融资占比全国第一、保费同比增长全国大城市第一位、新增新三板挂牌增长率全国大城市第一位、广州国资规模等3个指标位居第一、汽车产量第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能否夯实自己的核心枢纽地位备受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定位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枢纽+”战略,打造高端资源吸附器和辐射源。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国际战略枢纽,是广州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支撑。这也成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建立核心枢纽城市地位的“底气”。
未来广州要修建10座火车站,其中高铁广州南站将成为九省门户;明年2月9日,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完毕,未来旅客吞吐量数以亿计。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湾区城市群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目标。穗港及珠三角城市群的航运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深圳
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与香港强强联合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倡导者,此前已提出发展湾区经济的理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一个不可忽视并且不可替代的城市,深圳如何融入湾区时代?
众多专家指出,深圳要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与毗邻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进行紧密合作。另外,前海蛇口自贸区作为深港合作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将有效提升湾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在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方面,目前也存在着行政界线明显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互通互联程度,加快区域融合。
》依托科技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成深港合作优势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早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早在10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这一概念。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更打开了深圳发展的空间。
谈到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角色和作用,多位专家在采访中都表示,深圳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城市:第一,毗邻香港;第二,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在各城市中实力最强;第三,科技和金融要素能够紧密结合,而这,也是深港合作的优势和互补性所在。
2017年首个工作日,深港两地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竞争版图新亮点的标志性事件。
在香港与深圳合作的背后,则是近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崛起。2016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约50%,占全国一半。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纽约、旧金山这些湾区比最像旧金山,深圳近几年积极对标旧金山湾区,希望以深圳湾、前海湾等地区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个对标硅谷的全球科创中心。
目前深圳的GDP接近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与香港的结合既有地缘上的优势,在产业上也可实现科技与金融的互补,打造科技金融中心。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提到,深圳在大湾区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地理位置毗邻香港,而深圳和香港的对接主要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加上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对接,“科技和金融是湾区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这方面可以比拟旧金山湾区。”
》发挥自贸区作用
打造大湾区对外开放桥头堡
推动深港合作,自贸区需发挥桥头堡角色,而湾区这一概念,本身就承载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使命。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正是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郭万达表示,自贸区是湾区中很重要的形态,既是经济形态,也是体制机制的新形态,承担了对标国际自由贸易规则、体制机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作用,产业上强调金融服务、物流等,制度定位、产业定位都比较高。
数据显示,在制度创新方面,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形成与开放型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模式,2016年新推出106项改革创新成果和93项改革创新案例;在金融的对外开放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动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和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四个跨境”;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制定了全国最短的负面清单,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探索基于跨境贸易全产业链的“前海模式”。
对自贸区来说,要加快制度创新与对外开放步伐,才能提升湾区整体的开放程度。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构建“大前海”发展格局,促进前海与周边区域协同联动,大力拓展对外合作新通道,推动自贸片区加快成为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在具体措施方面,突出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对照最高标准,加大投资贸易规则、跨境金融等创新力度,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打造深港基金小镇,全年新引进港企2000家以上、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80余个。推进桂湾金融先导区等建设提速,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以上。
》淡化行政边界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湾区强调高度区域融合,淡化区域间的行政边界,实现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自由流动。无论是与周边城市的融合,还是对外的开放,交通的互联互通都是基础条件,而这也是深圳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
随着深圳这几年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珠三角形成了广州和深圳两个交通枢纽,而未来在湾区中也可能形成多个枢纽和中心。深圳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圳将打造航空、铁路、海运3个交通枢纽。
在深圳已经开通的市域轨道交通中,厦深铁路、广深铁路、广深港客专已在深圳交汇,打开了深圳向东、向北的战略通道,有效连接东莞、广州、惠州惠阳以及粤东地区。已经动工的赣深客专也将使得深圳与惠州、河源城区构成“半小时交通圈”,打开深圳东北向发展通道。另外,数条城际轨道也已动工或得到支持,穗莞深城际铁路已动工,深惠城际也有望尽早开工建设。
“湾区的重要内涵是高度一体化,城市群之间的行政边界进一步模糊。”孙不熟也提到,珠三角城市群与旧金山湾区相比,仍存明显的行政边界,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房价等方面差异很大。
究其原因,交通基础设施连通程度过低首当其冲。不过,在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加快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穗莞深城际线和深中通道、外环高速等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深莞惠“3+2”经济圈等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