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大湾区+智能时代,这将是香港最好一次机会!“港深创科园”启动

2017-10-07 湾区城市群

1.jpg

大湾区+智能时代,这将是香港最好一次机会!落马洲“港深创科园”启动之观察

    胡文

    10月6日,香港科技园公司成立附属公司——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上盖建设、营运、维护和管理。

    新华社报道,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表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的成立对推动创新及科技生态圈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正在积极物色合适人选,成立专业团队,研究“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定位及营运模式。

    黄克强表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面积是香港科学园的4倍,期望世界各地科研人员及研发机构与港深科技企业有更频繁的交流,共同开拓内地及世界庞大的市场。根据《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为香港科技园公司全资拥有。

    2017年1月,香港与深圳两地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在园内建立重点科研合作基地,以及相关高等教育、文化创意配套设施等。

落马洲定位一向被视为深港合作的风向标,“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自深港签署合作后,此次成立运营公司将是该园进入实质性运作的重要标志。而创科,极有可能是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最好的一次机会。

    9月11日,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在港举行《跑赢智能时代 香港创新创业白皮书》发布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会上表示,未来特区政府将从增加研发资源等八个方面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她认为,香港拥有优良的教育系统、充足的资金、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等优势,可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新一轮经济发展。林郑月娥提出的八项具体措施是——

    第一是增加研发的资源,除了政府大力投资在大学的研发开支外,也鼓励企业投资;

    第二是汇聚科研人才,无论是本地人才或者是吸引海内外的人才方面,政府都要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

    第三是提供创投资金,并提到政府很快将启动一个20亿元创新创投资金;

    第四是科研基础建设,除了大型基建设施以外,政府也非常愿意为青年人提供一些共用空间;

    第五是检视现存的法律法规,打破一些局限科技发展的条例;

    第六是开放政府拥有的资料,为科研提供原材料;

    第七是政府要带头改变採购制度,希望多鼓励本地科技创新;

    第八是在教育方面从基础的教育做起,教育系统需要培养学生有创造力与好奇心。

    林郑月娥说,政府必须要做一个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与业界多沟通,多互动,确保我们能与时并进,本届特区政府愿意与大家同行,跑赢智能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在林郑月娥和马化腾等重要来宾在场的情况下,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就《跑赢智能时代》白皮书发布演讲,其中一些观点值得高度关注。尤其是,马化腾被提到的最多。

    与新加坡、深圳的对比

    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沉寂多年,为了在未来发展中持续保持优势,香港一直都希望建立新的支柱产业,让经济多元发展。而创新科技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

    纵向回顾过去二十年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GDP从2006年的2116 亿美元一直增长至2016年的3209亿美元,GDP平均增长率达3.3%。跟欧洲或者一些发达国家比,3.3%的增长率似乎表现不俗,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为香港经济发展良好并无科创的需求。

    过去二十年,新加坡的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整体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从早期的硬盘产业、芯片产业、半导体设备产业,再到近期的机器人还有制药产业,新加坡的高科技或者工业在整个经济里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比重。

    在临近香港的深圳,农业跟香港一样也逐渐息微,其占比亦下降到近乎零。在发展高科技的领域深圳理应跟香港同步,然而深圳的工业占比达44%。更重要的是深圳高技术制造业占到工业增长值的比例超过60%。在深圳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拉动深圳的经济发展。

    过去二十年,香港在科创上也付出过不少努力。从董建华时代建立创新及科技基金到科技园、数码港的成立,从2009年成立180亿港元的研究基金,到2015年正式设立的创科局,香港一直重视科技创新并为之不断投入。香港创科局一直不为余力推动香港创科事业发展。

    回顾过去二十年的香港,虽然保持3%的经济增长,但经济实力增幅低于竞争对手,长此下去亦难逃被淘汰的危机。如马化腾所说,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屈居老二、老三、老四,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企业仍有他们的地位。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效应和技术的效应之下,不做老大就根本无法占一席之地。

    总结起来,香港不能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要想保持优势,继续发展,就必须努力发展科创事业。

    教育科研实力要转化为生产力

    白皮书认为,香港在教育方面也实力过人,香港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同时有4所大学在QS大学排名中名列前50,有5所大学排名全球前100。这些都得益于香港的学生用功学习,教授们孜孜不倦做科研写论文。

    教育是另外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进入智能时代,整个教育的知识结构都不一样。香港正迫切需要人工智能和相关领域的人才。美国需要培养100万人工智能工程师,NVIDIA需要培养10万个深度学习工程师。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成为了现在市场上最稀缺的人才。现时高科技公司只能靠自己来培养这些工程师,只有少量能从市场上发掘到,所以只能通过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香港有多所高排名的一流大学,然而这些学校的排名和发表的论文少有成功转化成生产力。因此不管一所大学的国际排名有多高,如果其研究成果无法应用到工业产业上,并且对香港GPD作出贡献,排名只是一个虚名。在智能时代下,现有的学校机制显得有所不足,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大学依然以单科专业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授搞研发都以论文专利作为最终的目标,因此造成很多的专利仍然躺在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里睡觉,无法发挥它们的价值。

    在“研”方面,香港已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即使投再多的钱,也无法把研究和产业带动起来。所以香港的情况是已经有鸡蛋,甚至已经有母鸡,只是以前资源太少,母鸡有点瘦。系统的梳理一下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方面,香港的几所高校都有非常优秀的教授,香港的高校以及应科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人等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今后要吸引国际和国内著名科技公司来香港建立研发中心以及面向中国(或国际)市场的运营总部。同时,鼓励香港的高校与高科技公司共同建立研发中心。

    对于位于落马洲“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李泽湘建议,增设一所以科创教育为主、服务大湾区的新型私立大学。他说,它不只为大湾区的科创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还将推动港深两地乃至整个大湾区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当年设立香港科技大学以推动香港的大学研究一样,新设立的大学,将不止推动科技的研发,更是推动科技到产业的转化。马化腾曾建议取名叫“湾区科技大学”。我建议取名为“湾区科创大学”。 这将是一个改变香港,改变深圳的举措,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认可跟支持。

    结论:打造香港国际创科中心

    过去中国经济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情况下,香港靠的不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而是芯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科学等科技,这是个领域的先进科技犹如四个轮子,带动香港的发展。

    这一关键布局是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核心是打造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个议题最早由马化腾提出。

    这里面由几个部分组成,地理空间包括各个高校、研究所、孵化器、科技园、数码港、工业村等香港的物理场景。再拓展出去跟深圳隔壁的河套、前海、东莞、珠海等,通过大桥、高铁等大型基建的建设,创新科技中心就随着一小时生活圈拓展开来了。

    除了核心技术和人才,要打造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需要由三种类型的企业支撑。第一类是全球范围内引进来的国际公司、科技公司,香港需要吸引他们来建立研发中心,亚洲运营总部。第二类是中国内部的高科技公司,香港需要鼓励他们来建立国际总部。第三类是香港本土的创新科技公司。

    旧金山湾区的核心是硅谷,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应是香港、深圳和东莞。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只是对香港的推动,也是对整个大湾区的引领。

    智能技术和粤港澳大湾区将为香港经济和科创产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个机会稍纵即逝,香港要勇于创新,大胆布局,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推动香港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香港创新科技的突破。

    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同时也是香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世界新硅谷的领头羊,这也是国家伟大复兴最重要的一个布局。

    对此,“文过是非”点评如下。

    一、对于科创,香港终于完全觉醒,如果能发挥好市场动能和政府之手,并落到实处,在大湾区时代以及智能时代,这的确香港最好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二、香港对于高等教育的反思,香港科大孕育、深圳壮大发展的大疆创新是屡屡被提到的一个例子。而这,正是深港合作的一个典型例证。对于香港众多排名世界靠前的知名大学来说,“空谈误港,实干兴城”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在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时代,香港的确错过了。但在智能时代,香港具备独特优势,存在弯道追赶甚至超车的机会。与此同时,深圳的优势也并非绝对。但看到了这个机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抓住。无论是香港还是深圳,都不能有丝毫大意。

    四、关于在落马洲增设一所以科创教育为主、服务大湾区的新型私立大学的思路,其实同样给深圳新办新的大学以很大启发。未来的大学有没有竞争力以及活力,科创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

    五、香港发力国际创科中心建设世界硅谷,深圳将迎来更大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前海,在科创方面,就将面临着来自落马洲“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竞争。但总体来说,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如香港和深圳乃至东莞、广州能够实现超级协同发展,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可能将无敌天下。

相关:大湾区 智能时代 香港 港深创科园
作者:文过是非 来源:文过是非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