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攻略

休闲游好去处:合口村广府式围屋面积上万平方米

2017-09-16 湾区城市群

1.jpg

合口围修建于清代。

  龙门县永汉镇合口村,地处南昆山脚下、增江河边,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好,除了有不少百年古树外,还有不少古宅。幽静的古村如今成了乡村游的好去处,一到节假日,村里就会迎来驴友、摄友以及画友们。记者采访时,就遇到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林志华与几位专程从深圳赶来的摄影家在合口村搞创作。

  合口围为广府式围屋,面积上万平方米

  走进合口村,远远就能看到一片壮观的古建筑物,这是合口村的合口围。在合口围居住的是张氏族人,张氏祖先从东莞迁徙到永汉合口已有500多年。

  合口围位于永汉河与增江的交汇处,古称“峡口”。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合口围因为靠江,船运发达,不少货物在这里转运。龙门的大米、竹木、煤炭等,通过船运直通增城,并利用增城珠江入口处的发达水网,抵达广州、东莞、佛山、肇庆。

  合口围是广府式围屋,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正大门很气派,木雕封檐板,屋顶还是灰塑博古脊。建筑物前是一块大空地,用低矮的围墙围着。一排错落有致的青砖黛瓦建筑物依山而建,足有百米长。围内的房子横竖排列非常整齐,每排房子前后左右都有小巷通往空地。小巷的地面多是用青砖铺设,房子也是青砖建到顶,装饰有不少精美的木雕。古宅还有不少清代的绿色琉璃窗花,据说是当年从佛山运来的。

  围内人口多设有两祠堂两书室

  合口围有两座祠堂:南清二公祠、颖章二公祠。这是以前村子人口增多分家所致。南清二公祠是一座三进五开间的清代建筑物,占地面积550平方米。颖章二公祠也是一座三进五开间的建筑物,占地面积669平方米,始建于明代中期,后多次翻修。

  合口围还有两间书室:南庄书室和致钊书室,是原来合口围孩子们读书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在致钊书室建起了学校,南庄书室于是空置了。后学校搬走了,如今致钊书室成了村民祭祖、摆宴席的活动场所。

  合口围有一座后山,被当地人称为旗形山,也被称作风水山。旗形山上的树林基本没有村民砍伐,因此山上有不少超过百岁的树木。

  据了解,最高峰时合口围曾住有六七百人。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村民陆续在围外修建新房,搬离了合口围。2009年,最后一批村民搬离合口围。

  清代姚氏宗祠采用大量花岗岩石材修建

  在离合口围几公里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合口村的村民小组——— 塘田村民小组,那里的姚氏族人当年也靠水运而富裕,建起了不少青砖大宅院。其中,用了大量花岗岩石材修建的姚氏宗祠,被列入惠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姚氏宗祠是一座三进两天井的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09平方米。硬山顶、灰塑龙船博古脊,长长清水脊两端翘起,人字封火山墙,青砖清水墙,封檐板上有精美人物花鸟等木雕。宗祠使用了大量的花岗岩石构件,大门两侧设有花岗岩墩台,墙基为5层花岗岩石条,墙襟、地面也用了花岗岩石条。姚氏宗祠所处的环境很幽静,后山竹木郁郁葱葱,门前是一块大草地,四周是翠绿的竹林,还有一条小溪从宗祠门前流过。据姚氏族人67岁的村民姚树明介绍,族内老人口传下来说,塘田村民小组的姚氏族人从明嘉靖开始在这里定居,清代修建起姚氏宗祠。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相关:休闲游 驴友 摄友 合口村 广府式围屋
作者:惠州日报 来源:惠州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