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创新

深圳优化科技管理模式

2017-09-06 湾区城市群

1.png

在创新发展方面一路前行的深圳,科技创新改革也在大步向前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认真落实中央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主导战略,以落实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改革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等为重要抓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实施“双轮驱动”,不断增强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动力。“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改革,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同时加强监管,提升科技财政资金的利用效能。

科技项目评审要第三方不要“近亲”

如何让科技研发资助更有效率、资金落到实处?深圳的做法是: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改革科技项目评审,既为项目竞争择优,也确保科技计划的实施目标和效果。

“增强专家在项目征集、立项、验收中的话语权,才能提高决策科学性。”市科技创新委负责人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管理部门要立足“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职能定位,深圳科技部门不断推动工作重点向战略规划、政策创新、服务高效方向转变,充分发挥专家、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具体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技项目的制度。

今年,市科创委已对4349个征集项目进行选题评审,678个生命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类项目异地委托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有效回避了“近亲”评审,简化了流程,确保评审的客观、公正、高效。

“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强化科技计划监督管理,我市专门设立项目评估处,强化对审批人、申报企业、专家、中介机构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构建分割式审批链条,项目从受理到验收的全过程由不同处室独立完成,处室之间相互牵制、监督、协作,最大程度减少处室自由裁量权。

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年逾20亿

近几年,深圳推行科技计划资助方式分类改革,加大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资助力度。去年,深圳投入21.7亿元实施1235个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今年上半年又已投入11.26亿元实施1011个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重投入,高回报。深圳推动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前沿技术创新迈进,石墨烯、无人机、柔性显示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华为短码方案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之一。2012年以来,深圳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64项,其中华为、中兴、宇龙三家深圳企业参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深圳通过科技金融计划,引导和放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作用。目前,银政企合作项目累计入库1089项,累计对入库企业予以5600多万元贴息资助,近300家入库企业获得合作银行贷款,合作银行发放贷款总额50多亿元。银政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了创新成本,促进了创新创业。科技部门还完成股权投资项目134项,政府投资12.1亿元。市科创委负责人表示,股权投资项目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政府无偿资助和直接管理项目的支持、管理方式,通过财政资金阶段性地持有股权、适时退出,为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良性循环开辟了新路径。

同时,深圳还加大对企业的普惠性和事后资助,实施普惠性的“科技创新券”制度。今年上半年,向1525家中小微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额度1.17 亿元。

1617家创新载体在呵护中成长壮大

深圳正加快以源头创新为核心的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日益强化。

据市科创委负责人介绍,深圳遵循技术成长路线图,完善科研机构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建成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参与国家未来网络科技基础试验设施建设。在政府培育和呵护下,1617家创新载体在深圳建成并茁壮成长,其中国家级110家、省级175家。这些载体已成为集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我市还采取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培育了93家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深圳规划建设了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海外创新中心、基础研究机构,科技基础设施迈向集群化。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等4家诺奖科学家实验室挂牌成立,7家深圳市海外创新中心正式授牌。 

相关:深圳 科技管理模式
作者:深圳特区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