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扬港澳所长 尽广东所能
2017-09-05 湾区城市群
导读
陈鸿宇认为,湾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结合,而其背后是市场、交通信息三层网络的集成。广东要对照“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找一找“广东所短”,明确一下市场、交通、信息三层网络的短板。广东要做的就是急国家所需,扬港澳所长,知广东所短,尽广东所能。
从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到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在香港签署,湾区研究在短短数月间成为“显学”。
而在湾区经济尚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十余年间,粤港澳一批区域经济学者就已经在研究。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是较早研究湾区的区域经济学者。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了陈鸿宇,探讨时下湾区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
陈鸿宇认为,湾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结合,而其背后是市场、交通信息三层网络的集成。当前,粤港澳地区的这三层网络均存在碎片化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形成三层网络的密度和厚度,既需要推动三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对接”,也需要推动文化、制度方面的“软对接”。
陈鸿宇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所需,要扬港澳所长,知广东所短,尽广东所能。
支撑湾区经济的三层网络
《21世纪》:如何理解湾区,湾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陈鸿宇:湾区经济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一是要有产业的集群,就是人们常说的滨海产业带或者沿海产业带;二是要有大都市区,有城市群,而不是单一的单体城市。
这两个是看得见的,背后看不见的是网络。网络是大湾区形成的基本条件,将产业集群要素和城市群要素聚合起来,达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收益。这样的网络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市场网络。供方跟求方相互的联系、相互呼应,这就包括金融网络、技术网络的集群,也包括供方和求方之间布局的紧密程度。
二是交通网络。沿海的运输成本肯定比内陆运输要便宜,因为它的交通网络是立体的,形成要素流动的枢纽。湾区的腹地是超出湾区本身行政区域以外的,旧金山湾区的辐射能力可以到达全球许多角落,比如深圳。比较湾区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比的是质量、辐射能力。
三是信息网络。首先是市场信息、交通信息。例如哪里有供,哪里有求,选择哪种交通方式最省钱。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信息,包括创新的资源利用信息网络扩散到周边地区去。如果创新的网络不行,创新的沟壑相当深,信息照样流不出去。
这三层网络就像一个三明治一样,三层叠加,缺一不可。
《21世纪》:所以重点应该回到网络上来,而不是讨论规模?
陈鸿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一是网络本身构建得怎么样,跟其它湾区相比缺少了哪一样?二是它结合的程度怎么样?
周其仁有一个演讲(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周其仁6月20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论坛的发言,记者注),说的是创新的浓汤。而我说的一是密度,包括交通。例如各种交通方式在一定的地块里密度,每平方公里的地铁数、轨道交通数、高速公路数,也包括市场网络度、地均投资的钱度,GDP的强度,还有大学生的数量、金融中心的各种指标。二是厚度,三层网络必须是一个整体,如果某一个地方某一环节是薄弱的,那么这三层网络会形成空洞,不能构成一个整体。
扬港澳所长,尽广东所能
《21世纪》:用三个网络的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突破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
陈鸿宇:包含三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市场网络碎片化。原来粤港澳合作的模式是前店后厂,后来转向前店后网,主要的门店在香港,但转变尚未完成。
关键是香港的服务业本身要找到服务对象,香港在经济上怎么跟广东的产业结融为一体。广东搞自贸试验区,目的之一也是给香港服务业进入的平台。
二是交通网络碎片化。(粤港澳)港口、空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突出交通枢纽的功能,要实现分布的均衡,尤其是珠江口东西岸的对接。
三是粤港澳间信息网络的碎片化。这包括信息、制度差异,而制度差异又造成信息壁垒。另一个就是缺乏可利用的大数据平台,信息网络不畅通造成营商环境、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也难以畅通。
《21世纪》:《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合作目标中提出,要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如何看待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和策略?
陈鸿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所需。要解决新的发展引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动力。
“国家所需”要做的就是扩展空间,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句话,就是“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国家所需与香港所长有交集。今年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香港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其中提及了四点:一是经济高度自由开放,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这是吸引国际资本、留住本地资本的重要因素;二是香港法律、会计、监管等制度同国际接轨,服务业完备,政府廉洁高效、营商环境便利,深得外来投资者信任;三是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中介;四是香港享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不仅能够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而且经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场,占得发展先机。
这四个“香港所长”,就是四个“广东所短”。广东要对照“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找一找“广东所短”,明确一下市场、交通、信息三层网络的短板。
广东要做的就是急国家所需,扬港澳所长,知广东所短,尽广东所能。通过这个就可以看见这三个网络的碎片区、空洞区,看见哪些问题在哪个层面上不符合国家所需的要求,不符合扬港澳所长的要求,不符合尽广东所能的要求。
谈到港澳所长,港澳本身要处理好,政策要相互包容,要素要流动。这就涉及到广东跟港澳之间的对接,包括“硬对接”和“软对接”。“硬对接”容易看到,如交通设施、人员往来,“软对接”是体制机制、文化方面。
推动粤港澳“软对接”
《21世纪》:从可操作层面具体如何推动粤港澳之间的“软对接”?
陈鸿宇:从问题导向出发,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接:
第一,机制的对接,要提出具体策略。一是虽然原则定了,但要细化。二是大湾区有一个CEPA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已经签得不少,要逐条梳理整合,全面落实。三是简化管控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包括(港澳人才)到内地的待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四是调整广东省内往返港澳的相关规定,鼓励社会各界合作交流,共建智库。
第二,信息的对接。为解决粤港澳三地的信息壁垒问题,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对接机构。建立三个平台,一是政府监管部门的政务平台,联通各个政府部门,包括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税务、食品药品、环保等。二是科技平台,包括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应用的信息,延伸穗深港科技创新走廊,鼓励香港、澳门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海外研发团队在大湾区内成立产业研究院,加快成果转化。广东省政府要引导支持港澳资金进入珠三角,兴办各种创投风投机构。三是知识产权平台,三地要共建资质互认、电子商务这些企业共享的大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