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教育

通讯:蕴藏中华传统的香港盂兰胜会

2017-09-02 湾区城市群

1.png

谢德隆是一位香港作家和坊间历史研究者,1日上午这天,他早早便来到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的运动场。而场地上也早已搭建起临时的五彩竹棚,彩旗飘扬,一年一度的香港盂兰文化节在这天正式拉开帷幕。

香港盂兰胜会始于中国潮州等地移居到香港的人士,他们在上世纪40及50年代将家乡流行的“盂兰节”带到香港以联系同乡感情、纪念祖先等。

如今,每年农历七月,分布在香港60多个社区的潮州人,纷纷举办盂兰胜会,以立花牌、设神坛、演大戏、诵佛经、办斋宴、派白米等形式,供奉先人,以期团结同乡。为推介相关文化,香港盂兰文化节于2015年起每年在港举行。

在祖籍潮州的谢德隆看来,这样的活动作用不仅仅是推广地区文化,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很小时便会被家人带去参加一系列民俗活动,其中就包括盂兰胜会,当时只是觉得有趣好玩,但随着年龄增长,他愈加发觉其中文化内涵的重要。

“在中国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优良传统。”谢德隆说,过去在教育不够普及的时代,很少人有机会接受文字形式的系统教育。潮州人便会通过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弥补这方面不足,通过乡亲间交流加深孝道的教育,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传统。

活动在上午10时许逐渐热闹起来,现场举行迎神安炉的仪式。市民陆续步入运动场,观看仪式,参与活动。谢德隆专注地记录下仪式的细节,并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在他看来,这样的文化值得传承和珍视。

作为活动统筹者,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会董胡炎松也在现场时刻关注活动进展。他向记者介绍,盂兰胜会来自旧俗“施孤节”,很多人觉得它是在“拜鬼”,实际上并不准确。它更多强调的是孝道和慈爱,相比于西方的万圣节,它保留并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此外,盂兰胜会由筹办活动开始到场地布局摆设,以致祭祀仪式都强调修德立品的内涵。同时,由于盂兰胜会组织者都是街坊商户,贫富共融,富者出钱,贫者出力,没有阶级之分,只有同乡之谊。

“天地许愿区”为今年盂兰文化节新增设的区域,供市民许愿,也为回归20周年的香港祈福。许多市民由平台的一侧登上,在写有“天地父母”的灯笼下闭目默立,许下心愿,由另一侧走下,将祝福话语记录在一张卡片上集中系于一处,并得到派发的“平安米”。

在活动现场做义工的林同学告诉记者,许愿区的设置来自于“天地父母”的概念。天为父,地为母,先民出于对自然宇宙的原始崇拜,感恩天地父母带来规律性的气候和季节性丰收。

场地四周,文化区、素食区、工作坊等区域的设置帮助公众以不同视角认识潮州文化,不少市民聚集于此,参与传统剪纸、面谱绘制以及传统吹糖等趣味活动。

一位来自意大利的游客对潮州工夫茶尤为感兴趣,她细心听了工作人员的相关介绍后进行品尝。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自己向来对饮茶背后的文化非常好奇,潮州的工夫茶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细致专注,在过程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如今,潮人盂兰胜会已经成为香港都会一景,兼具宗教、福利和观赏功能。2011年,香港潮人盂兰胜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今年8月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胡炎松说,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系列仪式中得到展现。“这是中国人的财富,希望得到更好传承。”

相关:中华传统 香港 盂兰胜会
作者:中新社 来源:中新社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