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教育

聚焦“紫荆花开” 抒写家国情怀

2017-09-01 湾区城市群

“我留意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村里这些设施名字都一样:望乡路、望乡公馆、望乡小学……听乡亲们说,这是因为修建这些设施的费用,大部分都是一位化名‘望乡人’的来自香港的华侨捐赠的……”泰国华裔作家温晓云寄来《外公的心愿》,参加“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通过文字表达对香港回归20周年的美好祝福。

由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小说选刊》杂志社、香港微型小说学会、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港澳办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共收到作品10673篇,其中国外来稿917篇,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湖南常德武陵区文联主席戴希说:“文学是一座友谊的桥,它将海内外华人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为充分展现香港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抒写香港市民求真向上的家国情怀,海内外的微小说作家们纷纷聚焦“紫荆花开”的美丽。不少参赛作品蕴含了香港的百年沧桑,展现了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描绘了香港融入祖国发展脉搏的昂扬姿态。参赛作品中,既有缅怀自1840年以来香港人民不屈不挠、浴血斗争的《义冢》,也有表现回归前后变与不变的《回家》,还有歌颂香港内地人民相亲相融的《香港亲家》,以及吟咏思乡情怀、荡漾着不绝乡愁的《父亲的米粉》。这些作品通过一事一物,一景一人,折射出一百年风雨,二十载繁荣的历史大变革。

戴希创作的《这个故事我不写不快》,以一对母女在香港的特殊经历为主线。这对母女用自己的善行引导救助了两名年轻劫匪,让迷失方向的青年劫匪终于向善。该文章获得此次征文比赛一等奖。戴希道出创作主旨:“香港是法治社会。法治之下,是不是也要有人性的温暖?是不是也要教化人、注入正能量与家国情怀?在这种思路的牵引下,我不写不快。”德国华裔作家穆紫荆创作的《坐在一条板凳上》,以“一条板凳坐两个人,要坐得轻松坐得稳就必须两人靠得拢拢的”这一朴素的生活现象为灵感,撰文祝福香港回归祖国母亲怀抱后,大家靠得拢拢的、心连得紧紧的。329名香港人也借文抒怀,展示香港的变化,抒发对香港的祝福。香港人东瑞创作的《导游笑咪》,聚焦香港旅游行业,展示了导游们取消强制性购物、视游客利益为最大利益,为旅游行业争得更大信誉的新变化。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说,香港回归这一洗刷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值得大家反复回忆吟咏表达。无论写作水平如何,参赛作品传达出来的都是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香港由衷的热爱,是希望香港繁荣稳定,是热盼国家民族富强,这就是作品表达的最共同的声音。

相关:紫荆花开 家国情怀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