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教育

这些英国铜版画再现清代广州街头民俗风情

2017-08-31 湾区城市群

穿梭深井岛珠江河上的点点风帆,吸引围观的广州街头斗鸡民俗,广州城附近运河上的宝塔与村庄……记者所见的6幅广州风情铜版画,出自从未到过中国的英国画家笔下。

QQ截图20170901171457.png

英国铜版画《广州城附近运河上的宝塔与村庄》

这个题为“博爱为仁——辛亥革命纪念馆藏捐赠藏品展”,今天(31日)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迎客,现场展示的250多件文物和150多件历史资料,从2013年以来馆方接受的历次文物和资料捐赠中选出,主办方以此表达对社会各界对辛亥革命纪念馆无偿捐赠行为的感谢。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10月15日。

本次展览分为“安身立命,兼济天下”、“辛亥后裔,真情永续”、“漂洋过海,珍藏归根”、“视若至宝,慷慨以赠”共4部分,展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配合展览现场还设置了民国时期的当铺、婚俗、教育、商业、月份牌等多个清代广州历史还原场景,观众可以拍照并现场打印照片以作为留念。

另外展厅还设置了多个活动区域,将不定期举办相关教育互动活动,本次展览将成为了解辛亥革命历史和辛亥精神的重要专题。

QQ截图20170901171504.png

英国铜版画《广州城附近的河景》

展厅特设“捐赠人感言”

主办方介绍,这批馆方接受的捐赠所得馆藏,除了藏家收藏,还有一批是历经辛亥风云的当事人家属的捐赠。其中有一位叫做梁云的捐赠人,捐赠了叔父的一批抚恤调查表,记录了叔父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和家国情怀。这些东西在新中国成立前由她从东南亚带回,历经无数社会动荡岁月,她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特别选择将物品交由国家,期盼文物有个好的归宿,以更好地诠释和弘扬辛亥精神。

有别一般的展览,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捐赠人感言”,让收藏者讲述文物故事。捐出6幅19世纪40年代西方画家描绘广州自然风情铜版画的收藏家张智说,自己收藏品很多都涉及广州辛亥革命题材,内容多数与广州有关,以广东的文物来说明发生在广东的辛亥历史,比外来的更适合一些,所以愿意把它们捐献出来。

英国画家的画作风景靓爆镜

有趣的是,张智的6幅铜版画,其中一幅《从深井岛远眺黄埔岛》,所描绘的画面,正是今天辛亥革命纪念馆馆址位置。另外5幅涉及广州的铜版画,包括船工斗鹌鹑、珠江上的中国帆船、广州城与黄埔岛之间的中国宝塔、广州城附近运河上的宝塔与村庄,以及广州城附近的河景。

QQ截图20170901171510.png

英国铜版画《从深井岛远眺黄埔岛》

《从深井岛远眺黄埔岛》上,记者看到,几条交叉河道蜿蜒在小岛与陆地之间,江面上过往船只穿梭其间,风帆点点,一排繁忙景象。而距离视觉最近的陆地上,几位手握锄头等农作工具的农夫,或站或坐围成一圈。其中右边站立着个子高大,蓄着胡须,戴着礼貌,像个外国客商。

英国画家作家通过二手绘画画广州

辛亥革命纪念馆馆长欧阳旦霓告诉记者,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即1843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中华帝国》铜版画,用来满足英国社会对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好奇,由画家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和作家乔治·N·赖特(George N. wright)策划出版,书中全部是介绍中国山水风光和习俗民情的内容。这是摄影术发明之前,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风情。

英国铜版画《广州河上的中国帆船》

“那时候摄影术尚未发明,更重要的是,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和作家乔治·N·赖特两人都未到过中国,他们只能根据从法国画家那里得来的二手绘画进行再创作,这本120幅图片的画作,涵盖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香港、澳门等多个地区,为中国保存了反映晚清中国山水风貌和习俗民情的珍贵图卷。”

“这里首先需要澄清几个地名的欧洲人叫法,其中最主要的小岛被欧洲人命名为法国岛(即小谷围岛)、丹麦岛(深井岛)和黄埔岛。”欧阳旦霓说。

根据乔治·N·赖特的介绍,当年广州黄埔岛及其周边小岛所呈现出来的如画美景,是很多军事事件上演的舞台。它位于通往广州的交通要道的正中间,距离广州城只有10里之遥。因为当局太过放心地依赖穿鼻、大角头、虎门和老虎岛等几座要塞,错误地忽视了这个更有用的位置。

在鸦片战争的晚期阶段,当英国军舰“摩底士底”号通过黄埔岛的时候,黄埔岛西北端的浩官炮台和正对面的律劳卑炮台发起了抵抗。英国人对这种抵抗不屑一顾。中国在这两座炮台之间的河床敲进了一些树桩,凿沉了一些旧船,以阻碍英国人通过。但英国海军自早先探访黄埔岛之后便开始使用蒸汽船,而中国人对这种船一无所知,这使得他们所有这些孩子气的创造发明看上去愚蠢而荒唐。

《船工斗鹌鹑》记录广州民间的斗鸡习俗

记者看到张智捐赠的另外一幅铜版画《船工斗鹌鹑》,展开双翅的斗鸡画面提起围观人群的目光。欧阳旦霓说,西方喜好诸如的斗牛之类的人与动物的搏斗,而在中国,除了广西有两马相斗的习俗,很多地方更多是挑起小动物,甚至是小昆虫的互斗。

英国铜版画《船工斗鹌鹑》

其中,一幅描绘船工斗鹌鹑尤其引人注目,文博专家介绍,斗鸡在古代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中也很常见。斗鸡是满清官员最喜爱的一种娱乐,大概是从马来人传进中国的。

挑逗小动物自相残杀的游戏,还包括斗鹌鹑和斗蟋蟀。中国人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好斗动物,甚至扩大到了昆虫界。他们发现了一种蟋蟀,它们好斗的习性臭名昭著。两个小蟋蟀被放在一个碗或者筛子里,主人用一根麦秸激怒他们,让他们陷入疯狂,带着莫名其妙的愤怒去互相攻击,给围观者带来莫大的快乐,给主持赌桌的赌徒带来可观的利益。

英国铜版画《广州城与黄埔岛之间的中国宝塔》

铜版画记录广州出口与邻省福建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铜版画甚至用来描述和记录广州货物出口中,货源中广州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关联,比如茶叶出口,广州口岸的上游渠道,一张《茶叶装船》铜版画,跟踪介绍了从广州出口的茶叶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福建省九龙江的一条支流上,有一个浪漫、富庶而引人注目的地方,正是茶叶代理商经由的装货地。许多福建的茶叶从这里运往广州及其他市场。因为这里的山川河谷有利于茶叶生产,欧洲人还在这个地方仔细检查过茶树的特性。

采茶农和制造商分工合作,茶农是一个分选者,极其小心地按照各自品质分别采摘卖给制造商;而制造商是集中者,将茶叶运回自家工厂,每堆取一定数量按照比例混匀,生产出特定品级的茶叶。栽种、培养、采集、干燥、分拣和混合等工序完成以后,最后剩下打包装箱,堆放在平底船甲板,运往广州或澳门。

相关:铜版画
作者:广州参考 来源:广州参考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