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120余幅精品油画作品亮相东莞
2017-08-29 湾区城市群
8月29日,“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孙俊杰 摄
写意精神,文脉传薪!
8月29日,“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这个由岭南画院与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型展览,今年4月在岭南画院进行评选,随后6月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展出,如今载誉归来,终于“回家”了。
为推动“写意油画”的发展,近年来岭南画院积极策划组织了包括本次展览在内的一系列交流活动,持续推动写意油画学派的探讨、展示。某种意义上,岭南画院代表着岭南,正成为中国写意油画“文脉传薪”的起始之地,也为东莞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场艺术盛宴。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有包括岭南画院画家作品在内的120余幅油画作品,呈现写意油画学派整体面貌,推动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表示,在全球文化交汇和交融的情境中,中国油画需要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向。“写意油画”就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油画家新的文化选择。
●撰文:靳延明
A 学派风起岭南
东莞积极推动写意油画发展
“文脉传薪”系列展览开始于2015年,致力于推动“写意油画”的发展。今年画展的三家主办方中,除去年成立的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外,岭南画院和关山月美术馆都来自广东。也因此,本次展览被大家认为是“回家”了。
“回家”,不仅是来到主办方的主场,追溯历史,中国写意油画学派的发展与岭南地区本身渊源颇深。
“写意油画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是广东籍著名画家罗工柳先生,写意油画最早的一位代表人物是林风眠,也是广东籍的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孙建平说,广东是中国油画的一块福地。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看来,东莞所在的岭南地区,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对外来的文化接受快,视野也开阔。尤其是在外来的文化跟当代、当地的文化结合中能表现出自己的一种理解。这对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启发性作用。
北京当代中国油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研究员王辉表示,岭南是西方油画最先登陆中国之地,是中国油画催生繁衍的摇篮。如今,西方油画已经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文化根性的中国油画。因此,艺术家们选择到岭南来传播中国写意油画的文化理念。
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也表示,写意油画学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应该吸收一些更多的可能性。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有广泛的凝聚力,更符合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性、折中性或兼容性。这也是跟岭南画派的精神吻合的地方。
岭南是中国油画催生繁衍的摇篮。它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发源地必然为弘扬中国艺术发挥重要的作用。
澳门是西方油画进入中国的最初之地,岭南画院2013年在澳门成功举办了“中国写意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系列写生活动。2013—2017年,岭南美术馆分别举办了“写意江山”“载道西行”“文脉传薪”等中国写意油画名家展览,在澳门、北京、法国等地进行写意油画的写生交流活动,写意课题的研究日渐成熟。
笔者注意到,在岭南画院、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的推动下,以东莞、深圳为代表的岭南大地掀起了写意油画热潮。就在本月初,“写意绽放——中国写意油画新锐力量展”在东莞厚街开展,这是东莞(厚街)写意油画创作基地推出的首次展览,展示中国写意油画独有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东莞推动写意油画的努力。
几乎在同一时间,“深圳·中国写意油画巡礼”展也在大芬村美术馆举行,在充分发挥知名写意油画艺术家“传、帮、带”作用的同时,也为深圳老、中、青三代写意油画家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B 传承历史文脉
西方油画与传统写意融合创新
油画从西方传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创造,成为表述中国文化主题和表达中国思想观念的视觉载体,更成为表现中国画家文化情怀的语言,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广泛的社会接受也使油画拥有中国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
孙建平表示,任何一位有使命感的中国画家几乎都在思考着油画语言及样式的民族性探寻和本土化问题,思考如何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相交融,逐步为世人理解和接受,从而使这一外来的艺术形态在中国发展壮大。由此,中国的写意油画也应运而生。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戴士和说,上世纪中叶,广东籍画家罗工柳先生提出“写意油画”“油画大写意”,是他在前苏联系统学习、考察之后想到的。他说把国外的学得差不多时,就感到西方的油画好像缺个东西,缺什么不清楚,但总感到不够味……“像每天吃西餐,反而觉得不如吃一顿小米稀饭好了”。
留学归来,罗工柳提出“写意”,他并不是“反对写实”,相反,他一再强调要把写实的一套先学到手。只是他并不认为写实就够了,不认为光讲写实就够了,所以他提出在写实的基础上发扬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把写实和写意结合起来,中国油画前程无量。
在观察者看来,“写意油画”的提出,既是时代所需又是历史的必然,它把中国写意精神融汇到油画表达中,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形成艺术家的个体语言及风格,呈现不同面貌。连续三年举办“文脉传薪”系列研究展,便是对“写意油画”持续的探讨和传承。
由岭南画院作为主办方之一于2017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文脉传薪——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这次是巡回展的重要一站。展览的展品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重要油画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同时也精选了全国杰出青年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参展作者共120余名。展览的五个篇章分别为“意韵、意写、意象、意境、意念”,分别呈现创作者在油画本体语言和造型方式上的探索,体现油画材料的创新性应用与中国传统文脉的内在关联。
“此次展览具有汇集最新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意义,同时也为全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并还将通过全国巡展的方式,共同推动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岭南画院负责人表示。
C 呈现中国精神
展现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写意”在中国绘画领域里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中国精神及中国风格的代指。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写意是中国绘画有别于西方绘画的重要特征。
中西文化差异,使得中国油画家经过了近一个多世纪的思考,花费大量的心血去探索两种绘画形式融合的各种可能。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徐悲鸿、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等艺术家创作出大量优秀且带有鲜明中国写意精神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罗工柳、詹建俊、靳尚谊等艺术家不断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被几代油画家们所看重。
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表示,在开放的多元化状态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呼唤,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正推动着油画的积极探索,推动各类油画更自觉地传承弘扬民族的写意精神,研究传统的写意语言并促进其在油画创作中实现现代转化。
叶向明也指出,写意精神和写意学派的产生,不是以个人的意愿作为基础,而是以油画传入中国的百年为基础。中国在世界上如何展示自己的形象,是中国当代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具有自身特色的美术交流活动本身就是最生动的国际文化表达,写意油画是良好的载体之一。
徐里表示,近几年,中国的油画不断走出国门,拿到欧洲去展览,本来是一种汇报和交流的态度去学习,但却得到了欧美艺术家和观众的普遍认可与称赞。很大程度上,他们认可的就是中国油画的写意化探索。
徐里说,在西方写实油画走向没落的关键节点,中国的写意精神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应该把中国油画的写意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也正是我们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针对本次研究展,范迪安评价说,大家认真展示自己的艺术精品,汇成“写意油画”可观的图景,颇有事业为公、百川汇流的气象。这些作品以饱满的艺术探索热情、丰富的语言形式交织成蓬勃的时代文化生机,让人可期中国油画不断精进的前景。
■声音
美术大师盛赞“文脉传薪”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
“写意油画”的本质支撑和内在学术理想是“写意精神”,这是许多画家在探索上持续投以热情的根本动力。
作为中国艺术传统的重要特征,“写意”的内涵博大精深,包含了人与自然、自我与世界的交融,也展现了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语言特征。
许多艺术家一方面投身自然,驻足热土,脚踏中国山川大地,面向丰富的现实生活,在作品中表达出鲜明的现实感;另一方面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视觉方法论上汲取营养,反拨图像时代对绘画语言的冲击和影响,在学术文脉上展开实践的传承与探索,由此形成了“写意油画”这个学派丰富的个体成果和整体的蔚然风气。
近几年,中国的油画不断走出国门,拿到欧洲去展览,我们本着一种汇报和交流的态度去学习,但却得到了欧美艺术家和观众的普遍认可与称赞。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认可的就是中国油画的写意化探索。在西方写实油画走向没落的关键节点,中国的写意精神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国油画的写意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也正是我们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
当中国的写意精神融入油画,使油画以中国方式诉诸视觉时,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传承及思想内涵层面,还是在造型、色彩等形式因素方面,“写意油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上逐渐生成的新的变异,这不仅仅是油画这种西方艺术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化转型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更赋予中国油画艺术一种自身文化认同。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
■展览信息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岭南画院
承办单位:岭南美术馆
协办单位:北京磴明万荷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青海省美术馆、广西书画院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厦门美术馆、凤凰画材集团
二、展览时间、地点
时间:2017年8月25日至9月10日
地点:岭南美术馆4、5、6号展厅
三、展出作品
油画作品,12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