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半年:为了卖房买房,楼市里的人被逼出哪些招?
2017-08-25 湾区城市群
调控半年:为了卖房买房,楼市里的人被逼出哪些招?
从3月楼市开启调控模式以来,广州买卖双方度过了接近半年的”磨合期”。那些因政策阵痛催生出的行业乱象,如今似乎早已被大家接受并习以为常。
如果你是准备进场的新人,现在不得不了解的是,调控之下新的游戏规则。
面对限价,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开发商,为了卖更多的房挣更多的钱,想出了哪些对策?
面对限购,”不买房不行”的年轻刚需,为了成功上车,又如何在重重困难中”杀敌打怪”?
"双合同"成公开的秘密 首次置业也要准备5成首付
对于开发商来说,调控之后,不仅预售证难拿,已经拿了预售证的房源也发愁。由于受政府限价影响,开发商只能按照备案价进行网签。而当初拿证时的备案价,在经过楼市的疯涨后,早已不是市场该有的水平。
让开发商降价是不可能了,在这种背景下,两年前还只是零星出现的”双合同”现象,如今变成公开的“秘密”,中介甚至笑称:“你现在找个不是双合同的楼盘给我看看?”
“双合同”到底怎么操作?以黄埔在售的某大型楼盘为例,目前均价已经卖到2.2万/平,但该盘在房管局的备案价只有1.6万/平,所以多出来的6千/平,不能白纸黑字写进购房合同,只能披上”马甲”另外签1份装修合同。85平的三房,光装修款就高达51万。首次置业买家的首付变成:备案总价的三成+装修款,算下来是85万。
85万的首付,有多少刚需拿得出手?但在”双合同”横行,”单合同”绝迹的情况下,留给买家的选择只有:接受或者不买。
虽然装修款也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信用贷款,但最高额度仅20万,最高年限仅5年。如果通过民间金融公司借贷,则要接受高昂的利率。无论怎么样选择,对买家来说,都意味着前期的月供压力陡增。
利率连升放款还要等 从85折到1.1倍100万多还25万
除了首付门槛提高,从今年3月至今,一线城市房贷也在步步收紧。融360最新的房贷报告显示,7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99%,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02倍,环比上涨了2.25%,同比去年7月的4.44%上升了12.38%。广州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96%,环比上涨0.11%。
在广州,85折的房贷利率已经一去不复返,调至基准利率成为常态,甚至多家银行出现利率上浮5-10%的情况。
买家如果跟银行借100万,分30年还清,从85折到1.1倍利率,总利息足足多了近25万。一面是房价继续走高,另一面是购房成本增加,刚需买家如今已是腹背受敌的尴尬处境。
即使如此,申请房贷后想要等到银行放款,也是一场持久战。有消息称,连以前挤压的85折房贷,也要调整对折扣才给放款,如果是基准利率要等3个月,想要1个月就拿到钱,利率要上浮30%。
很多买家不得不在时间和金钱之间进行计算,到底要等还是加息?这种情况发生在二手交易上尤其揪心,因为买家一旦选择等下去,有可能等来的是卖家违约。
卖了旧房买不起新房?二手卖家情愿违约也不愿等
比起与开发商和银行的博弈,二手市场中买卖双方的斗智斗勇往往更心酸。
为什么银行不放款,卖家违约率就会增高?因为卖家本身可能也是买家,原本只是想通过“卖一买一”换套改善型的房子。但如今房子卖了,钱没收到,自己又买不了想要的房子,两头不到岸。
所以这时候卖家就会算一笔账:如果买家不愿意提高利率加快放款,等3个月,那3个月后自己想买的那套房子涨了多少?相比之下,可能直接违约赔偿买家一笔钱,便宜点卖给另一个可以一次性付款的买家,还更划算。
从法律上看,由于原合同未约定银行放款时间,考虑是政策引起的迟延,若从合同约定条款上看,买方确实有权不更改利率,也可以要求由卖方承担变更的损失。当然,考虑到公平,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法,就是由买卖双方协商,提高利率加快放款,但增加的成本共同买单。
比如增加的利息为20万,双方各承担10万。对买家来说,如果卖家违约,自己重新看房,可能加上这10万都买不到同样的单位,而对卖家来说,10万比违约金的数额低,也就可以接受。
归根到底,在这场楼市游戏里,无论是买房还是卖房,只要是自住,就没有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