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大湾区

广州PK深圳,粤港澳大湾区谁才是最终霸主?

2017-04-20 湾区城市群

在近几年,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涌现,不断崭露头角的情况下,广州和深圳受到的关注,完全不能与北京上海相比,特别是广州,与超级新星城市深圳相比,自身光环逐渐消退,许多方面被后来者超越。

timg.jpg

01 广州

所谓一线城市,不仅是GDP,还包括政治级别和各类经济数据,以及城市规划,尤其在北上广深这个级别。

想跻身一线城市,并且长期保持自身地位,最主要的应该是在某一领域或产业中,具有全国性的超级影响力。

从城市传统和区域规划来看,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广州是商业贸易中心,深圳则是科技创新中心。

从数据来看,广州略显颓势,广交会不复昔日荣光,倒是作为电商中心的杭州后来居上。2015年,广州GDP总量为18100亿元,2016年GDP为19610.94亿元,均位于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但GDP增速后劲不足,2015年增速为8.4%,排名15个城市中第五,在杭州、南京、深圳和武汉之后,2016年增速为8.2%,排在第四名,前三分别是杭州、深圳和西安。

与深圳相比,广州的工业地位明显偏弱。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也不是工业领头羊,深圳的通讯、电子、机械甚至汽车产业,以及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家电产业,都相当强势。

2013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为5889亿元,比广州高出24%。根据2016年统计公报,广州工业增加值为5369.4亿,相比深圳同年的7190.86亿,仍落后33.92%。

另外广州的工业劣势不仅是在规模上,其含金量也在下滑。根据统计局数据,2016年广州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64.55亿,而深圳是4762.87亿,广州高端制造占比远低于深圳。

在企业效益方面,2016年广州的第二产业规模比北京高出24.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184.56亿,仅为北京的76.46%,上海的40.87%。

广州的高科技制造业缺失,与科技创新水平直接相关。2012年京沪穗深津五市研发费用占GDP比例显示,当年北京投入的研发经费为1031.1亿,广州为305.1亿,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不仅低于北京上海与深圳,甚至低于杭州与南京。

另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专利发明,2012年全国主要城市专利授权数量显示,北京、深圳和上海位居前三,超过10000件,为广州两倍以上。而实际上,广州拥有整个广东省三分之二的普通高校,科研资源丰富,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广州的高校人数为104.32万,也处于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但与深圳和上海相比,其产业结构中高端产业占比偏低,科研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能力很弱。

广州打造第二金融中心的野心,也受到阻碍。相比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广州金融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都略有不及。

2013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1146亿,远低于深圳市的2008亿元。广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也低于北京上海,比深圳低3000亿,吸纳资金也没有优势。2013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仅比重庆多100亿,比成都、杭州和南京等地多300亿,却比深圳少800亿,差距明显。到了2016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为1800亿,南京金融业增加值为1241.76亿,重庆金融业增加值1642.6亿。总体来看,广州自身金融业仅比普通省会略高。

根据统计公报,2015年广州和深圳本外币存款相差8962.51亿,人均本外币方面,2015年广州和深圳分别为31.733万和45.528亿,人均本外币相差10万元以上,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广州排在深圳、杭州和南京之后,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的金融业和财富存量,确实更接近于省会城市,而不是一线城市。

广州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尤其是相比北京、上海、深圳来看。从2010到2013年之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30%,而京沪深三市增长超过40%,况且,北京上海还在严格控制人口。

除了深圳1990年人口基数很低,北京和上海在2000年之后,人口增长明显加快,但广州2000年后人口增长放缓。从1990年到2000年,广州人口增加57.8%,而在2000年到2013年,广州人口仅增长30%。

同一时期,武汉、杭州、南京、成都常住人口分别增长27%、28.6%、33.7%和27.2%,广州人口增速同其他主要省会差距变小,吸引力落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timg.jpg

但广州真的会跌出一线城市么?想太多了,广州的优势依旧非常明显。

首先是交通,广州交通枢纽强大运力仅次于京沪,也超过深圳。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航空和铁路枢纽,广州可以超越华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区域的交通枢纽,进而将东南亚地区纳入广州经济腹地,成为中国海洋经济战略门户。

其次是珠三角城市群,之前我们早已提到,佛山、东莞和惠州将成为下一批崛起的卫星城,尤其是广佛同城,将助力佛山从众多卫星城中脱颖而出。广州如果进一步拓展服务业辐射半径,加强与东西岸城市合作,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有些行业一定得有历史积淀,如文化、教育、医疗,珠三角这些方面最强的城市就是广州,远超深圳,深圳还得狂追三十年,才能赶上广州的步伐。

02 深圳

深圳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开始,借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东风,跻身一线城市,其发展历史令人惊叹,却又不得不佩服战略决策者的先见之明。放眼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出现三个体量相当的超级城市(广州、深圳、香港)的,仅有珠三角一例,而深圳则是三个城市中逆袭最快的。

timg.jpg

广州与深圳不同,到广州谈文化的比较多,深圳则是直接了当谈项目,两个城市的风格大相径庭。

根据《深圳市总体规划2011-2020》,定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北京代表权力与政策、上海代表资本与资源、深圳则代表科技与创新,各司其职,各领风骚十几年。

深圳最大的亮点还是产业链完善,科技企业群居。老实说,如果连深圳在内的珠三角产业转型都不能成功,其他地方不可能成功。有人说北京也有大把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比如小米和联想,比如百度、京东和新浪。

但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除了京东、当当和完美世界这样的电商和游戏互联网公司,媒体企业和门户网站居多。比如新浪、搜狐、优酷和爱奇艺等,做的是媒体和视频网站业务,对手是纸质媒体和电视台,智联招聘和58同城主营广告业务,百度和去哪儿则是信息流量入口,与各类媒体为敌,奇虎360尽管是做软件为主,但主要收入是依靠网址和搜索。

综合来看,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与媒体、信息和广告有联系,数量再多也只是媒体产业链的上下游。这是因为北京有新华社、CCTV和人民日报,离中国的政治中心最近,离文化、媒体更近。

深圳却反其道而行,包括东莞和广州珠江湾,更适合其他各类科技企业。深圳拥有腾讯、迅雷、YY和唯品会等互联网企业,它们主打电商、娱乐和平台。还有华为、中兴、OPPO、魅族、普联技术、莱宝高科、华星光电、德赛电池、欣旺达、长盈精密等一批手机行业,以及硬件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另外深圳还拥有以比亚迪为主,一系列新能源和智能硬件企业。深圳远离政治,商业氛围远远浓于政治,IT硬件,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车得以顺利发展。

但深圳再好,还是有一块短板,并且需要十年以上时间才能补齐,那就是高等教育。

深圳目前也采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是自建大学,另一方面是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疯狂合作。自建大学,投入大周期长,而引入知名高校,几乎可以直接带来优质教育资源,也成为深圳教育系统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2016年10月,深圳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到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与目前相比,相当于10年内翻倍。根据2015年统计公报,深圳高校数量为12所,在校生约9.01万人,处于15个副省级城市末尾,实在是很尴尬。

自建大学品牌,产生的社会认可度、学术研究能力和生源等影响,需要很长周期才能体现。引进名校,快速树立深圳高校品牌的同时,也挤压了其自建大学的空间,尤其是财政预算依赖严重的部分大学。

另外对于本科教育阶段,目前在深圳招收本科的高校,基本只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哈工大。高考招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一旦知名高校的深圳校区开始招收本科生,肯定会与本部分流,触及到本部校区生源和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华南地区广州高等教育积累的底蕴和优势,短期是深圳无法企及的。

好在深圳引进名校时,充分考虑自身产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在深圳设立校区的高校,基本以金融、制造、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实战学科居多。

清华伯克利深圳研究院,目前设立了三个研究中心,专业分别是环境可续与新能源、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以及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则开设生命健康、信息科学、现金制造和社会管理。学科精准地匹配了深圳的产业发展,毕业生会越来越多地选择留在深圳,实现高校与产业互补。相关数据也在转好,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统计,深圳大学城硕博研究生就业“留深率”整体逐年上升。其中,哈工大最近三年“留深率”超过60%;北大2015年“留深率”首次排名第一并超过北京,2016年仍保持第一并进一步提高至32.75%;清华2016年毕业生“留深率”为16%,是历年最高。

最看好的新区,是粤广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市场化的地区,既有创新,也有文化,更有国际接轨的高端服务业,而深圳是富裕之区,也是产业创新绝佳之地,要注意的是,绝不能重走香港被房地产拖垮的老路。

随着广州、深圳两座城市的不断发展,争夺资源、给予政策和衰落崛起等词汇将退出舞台,两者会越来越趋向于分工明确,协同发展,广州依旧是中国最大商贸中心,而深圳主导科技创新,珠三角城市群卫星城发力、粤港澳经济区、科教文化与创新随后跟上,广州深圳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想象空间很大,打造世界级城市。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下,广州主要的枢纽功能必须通过开放式、扁平化、多节点的网络结构体现出来。图为番禺区的现代化城市景观。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被纳入国家战略,正在制订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覆盖9个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前,在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共同举办的“广州新观察”第十九次圆桌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着力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湾区,不仅有助于促进和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更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放眼世界各国,湾区实际上扮演了国家创新发动机的角色。

那么,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该怎么样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抓住我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以及我国推进“一带一路”的机遇,促进广州在下一步的发展?专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湾区经济中心是由单一单体城市走向集群”

“湾区”一般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全球较为明显的湾区有三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目前,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银行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认为,湾区城市群,放在全球化深化这个背景来看,其城市组织形态应该是一个城市区域的崛起,单一城市已经“HOLD不住”所谓的全球性功能了。“整个区域不可能是单个城市来承担所有的全球性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区域来说是多个城市共同承担全球性功能。”

他举例说,旧金山湾区以及纽约湾区城市群,没有特强城市,只是相对强,城市都是在自然发育的过程中功能自然分工,寻找到在全球城市区域中自己具体的专长。

“早期的湾区作为龙头城市强调的是垂直分工。然后由一个龙头城市的转移到最后大家同步发展,纽约湾区中波士顿曾经位居首位,然后转移到纽约,后来波士顿又找到自己在文教方面的地位。最后大家水平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推进实际性多方共赢的合作局面。”屠启宇表示。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教授也认为,如今创新“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新领域的发展突破,也越来越依赖于若干城市、若干区域乃至全球各国的高效协作。只有创新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秉持开放心态,共享要素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在创新的步伐上更加协调,在创新的思维上更加协同,才有可能造就重大的、甚至颠覆性的创新突破。

在陈鸿宇看来大都市圈的概念本身就需要有强大的产业群来支撑,强大的濒海产业集群、发达的经济网络,包括交通网络和供求网络和社会网络等。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湾区城市群是一种形式,要有必备硬件,诸如人口集聚,国家核心区域,众多的多层级的城市,十分发达的交通设施枢纽,都市圈内外的经济社会联系等等。

“在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区域的核心区往往是多核的,而不是单核的。湾区经济中心是由单一单体城市走向集群。”陈鸿宇表示。

超级城市融合湾区才能做大做强

与会专家还认为,湾区实际上扮演了国家“创新发动机”的角色,既是创新迈向强国的推手,也是科技产业创新繁荣的标志。具体到国内,无论在地理形态上,还是从创新生态上考虑,最接近世界一流的科技湾区、最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技湾区的地方,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的各个城市,都是创新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香港、广州、深圳都是超级大都市,都有做龙头的想法。

屠启宇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在于空间压缩,这个区域,空间上11城市已经高度接近,交通已经基本是达成了同城。“最主要的矛盾是规则、边境隔离、一定意义的民心相异。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的更扁平式地融合在一起。”

陈鸿宇则认为,湾区经济的比较不在于大,而在于强,不在规模而在质量,不在单体城市而在城市群和产业群的集聚和扩散能力。“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大湾区城市群的质量取决于要素集聚和流转的三层网络的密度和厚度,原有的核心城市比如说广州、深圳或者是香港,充分开放融入扁平化、多节点的网络结构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沐教授看来,争湾区龙头也是没有意义的。香港、澳门有很多方面还是比珠三角、比广州优越。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这是李克强总理指出的方向。“我们要想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它们的独特优势,广州与深圳如何与港澳融合才能够成为创新中心。”

杨沐认为,对世界高科技人才、对世界资本最有吸引力的还是湾区。粤港澳湾区有发达的交通条件,能不能将大学、科研机构联成一个网、联成一个系统更为重要。他说,他熟悉的一位东京大学经济学家,去年在深圳就无人机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快作了研究,发现香港科技大学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圳是共享型经济的受益者。他写成学术文章在日本发表,引起了日本学者的关注。杨沐提出,这种创新方式能不能成为粤港澳地区更广大的、更宽广的共同模式?这才是湾区经济下一步发展更重要的内容。

广州要明确自己在城市群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专家们还认为,香港金融和科技服务业领先,深圳的创新生态完善,广州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强大,且现代制造业发达,再加上通达全国、全球的海陆空交通货运,完全可以形成从研发、募资、制造、产业化到贸易运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出一个层次更立体、覆盖链条更全面的科技湾区形态。

陈鸿宇说,湾区有三个核心城市,都是超大型的,深圳、广州和香港。在这种情况下,广州要确定自己的定位,确定在城市群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广州的软对接中能够做什么呢?南方日报有一篇文章,就将大湾区比成一个足球队,有前锋、有后卫、有中卫、有守门员,非常好,没有说谁当队长。队长说大一些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陈鸿宇说。

陈鸿宇认为,大湾区三大超级城市是主要枢纽城市,而不是唯一的中心城市,也不是龙头。要正确认识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内涵,广州的主要枢纽功能必须通过开放式、扁平化、多节点的网络结构体现出来。信息化、全球化下的“枢纽”,是资源再次集聚和扩散的加速器、放大器和孵化器。

广州怎么做呢?陈鸿宇提出三个“更”——更加开放去行政边界,更趋扁平去权力中心,更多节点去单向集聚。他认为,香港、澳门在公共服务上做得很好,可以将他们的专业人才引进来,尤其是引到南沙,通过香港和澳门的作用,将整个湾区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广州的作用就显示出来。

暨南大学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常务主任陈恩教授认为,中央规划粤港澳湾区就是要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广州提出建设枢纽网络城市,正是这个规划中的重要节点,广州应该主动推动整个湾区各个城市的深度融合,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南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地。

广州应该发挥高校与文化的优势

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看来,要建设的大湾区,首先是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引领者。“像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湾区有世界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尤其是旧金山湾区,它有世界一流的著名大学、创新中心。”

他认为湾区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有象征世界科技精神的硅谷都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密不可分。这些大学、科研机构吸引着全球优秀人才引领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所以湾区成为了科技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引领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这方面的条件是非常好的,但广州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陈广汉表示。

而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凤亮教授则认为,世界著名湾区都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国际化商业网络融为一体的城市群和都会区,在这样的都市圈中,往往由文化方式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他举例说,比如说硅谷就是创新、科技文化把创业者联结在一起,纽约是先锋文化和金融文化,东京是数字创意文化。“现在我们总是强调经济一体化,但经济融合背后是文化的支撑。”

李凤亮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都是广府民系,同说一种语言,深层次融合文化是最有条件的。而广州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如果强调软对接,广州发挥广府文化的优势就非常重要。

“文化是流动的,通过文化的流动、碰撞,激发民间文化创造活,广州充分发挥广府文化优势和对外来文化吸收功能形成一种粤港澳独特的创新文化,对提升大湾区文化能级是有很好作用的”。

李凤亮认为在这个意义上,下一步的着力点是通过文化交融处理好湾区不同制度、规则的衔接,降低各种要素自由流动的阻隔和综合成本。在他看来粤港澳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制度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制度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种制度的多样性可以产生大的利益。

“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给珠三角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好处,起到带动作用,但两种制度与规则衔接不好就会产生摩擦成本。如果湾区文化交融先行,大家文化上有共识,经济上的合作就更加容易。”

李凤亮认为,粤港澳湾区应该在敢于人先的广府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更加优秀的外来文化,形成一种创新创业金融 数字创意的新文化,大家就会同声同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中国起到一个引领和面向世界“桥头堡”的作用。

相关:广州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作者:叶檀财经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