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积极布局“一带一路” 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2017-07-28 湾区城市群
位于深圳国家基因库的测序实验室。
参与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诞生于1999 年的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实现了“基因存、读、写”的全方位突破和从基础科研到产业应用的贯穿,并建立了包括医学服务、科技服务、农业服务、司法服务等的国际化、一体化产业板块。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华大自2010年起走出国门,相继建立了美洲、欧非、亚太等国际分支机构,医疗和科研合作伙伴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前沿科技成果为沿线国家“谋福利”
为帮助人口众多的老挝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当地人民的需要,华大从2007年开始与老挝展开农业项目的合作,在当地研发糯稻新品种,并最终获得了最高每公顷产量7吨,增产50%的可喜成果,大大缓解了老挝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顾虑,得到了当地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同时,华大也与老挝科技部开展了重点项目合作 - 老挝-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是老挝科技部的第一个科技项目。该示范园将以糯稻育种、印加果、轻木等热带经济作物改良以及热带种质资源保护为示范项目,提供育种公共服务与物种保护国际信息交流平台,带动我国适用技术和产品在老挝的应用和推广。在我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下,该示范园近期还入选为国家农业部“两区”建设的首批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
同时,华大开始关注老挝当地人民的“就医难”困境。“由于老挝当地缺乏先进科学技术,‘因病返贫’现象较为严重,华大通过引进自主研发的国产化集成式桌面测序平台和建设联合模块化实验室,在老挝‘对症下药’。”华大执行总裁国际事务特别助理、公共传播部部长孔奥说。
除老挝之外,华大目前已与南非、拉脱维亚、匈牙利等国家开展密切合作,为这些国家的农业、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并取得了大量前沿科技与民生结合的成功经验。
与海外分享广泛持续的组织模型
在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经验,华大靠的是哪几道“板斧”?
孔奥介绍,由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运营的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我国唯一一个获批筹建的国家基因库,已初步建成了 “三库两平台”的业务架构;华大的测序仪器已实现国产化,成本自主可控,性能可比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多个省市,华大已开展了基因检测全覆盖的民生项目实践,让基因检测人人可及,人人可享。孔奥指出,以基因科技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具有造福人类的巨大潜力。“通过测序大平台,低价高效的技术优势,加上创新的当地当国人才培养模式,华大将公益性和经济效益,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向世界分享了一种可广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模型。”
今年5月,华大董事长汪建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表示,愿携手相关机构共建“一带一路”国别基因库,推进重大疾病防控与农业合作,共同消灭几种重大疾病。此后,汪建还率队前往巴拿马,与当地研究所共同探讨热带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及重塑研究合作。
立足深圳推进基因科技合作科研
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理念,以生命科学基础设施为支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基因相关的重大疾病防控,如重大传感染疾病、出生缺陷、地中海贫血、宫颈癌等。预计开展合作项目如“基因/细胞”中心和国别基因库、精准医学联盟、农业联盟等。然而孔奥认为,国内企业及机构积极“走出去”、寻求在海外多点开花,需要做好大量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
“华大在新兴的基因科技领域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孔奥称。今年10月份,由华大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2)将于深圳国家基因库举行,将积极响应发挥深圳作为中国前沿科技产业链的“桥头堡”效应的号召,以自身品牌吸引国内外生命科学行业的大咖精英和专家学者共聚深圳,呼吁各方继续秉承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共需、共有、共为、共享”精神,共同推动世界生命科学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