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大湾区

惠州大亚湾区全面发力“城市更新提质工程”

2017-07-26 湾区城市群

4.jpg

大亚湾美丽的海岸线。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尚雁舒 摄

  城市更新提质篇

  龙海二路、龙海一路等3条主动脉相继打通,大亚湾与深圳实现路网无缝对接,同城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运用智慧城管形成多部门携手齐抓的管理模式,让大亚湾的城市印象、居住环境有了更大改善;内涝点的整治、沙田排涝站等城市水利配套设施的完善,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舒心……近年来,大亚湾区将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上了新的高度,致力打造示范区,坚持规划先行、同步管理的城市建设模式,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提质工程”,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让这座曾经的海滨城市焕发出新的张力与活力。

  蓝图绘就“四规合一”提升区域环境

  “这几年,大亚湾给我的印象,是配套越来越完善、城市越来越漂亮了。”经常穿梭于新加坡和大亚湾的刘洪均博士坦言,在大亚湾创业,最深的感受是大亚湾城市发展的语言和新加坡的距离越来越短。

  刘博士所指的城市语言,不仅仅是指一幢幢高楼大厦的建起,一条条宽阔大道的拉通,更是涵盖都市配套、城市管理、规划蓝图等城市格局的铺开。近年来,大亚湾区先完成了《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充实完善》(大亚湾组团)的编制工作,还获省住建厅备案,解决了该区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村民回拨地的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同时对全区16个片区控规编制范围和编制思路进行统一梳理,并启动了霞涌滨海泳场等多个项目单个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有力推动了该区重点项目建设。

  一边是碧波蓝海,一边是葱翠绿植,是大亚湾生态的写照。目前,该区完成淡澳河沿河景观工程、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板嶂岭公园、虎头山公园一期、南蛇岭公园升级改造、石化区北部山体生态屏障工作,正在推进建设区主要道路亮化、美化、绿化提升工程和坪山河沿河两岸景观工程、虎头山公园二期、儿童公园以及大亚湾黄金海岸公共泳场及海滨栈道工程建设工作。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大亚湾区的生态环境将有质的提高。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亚湾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珠三角城市更新发展、提高质量的要求,继续优化城市布局,强化空间管控,完善基础配套。具体来说,一是尽快完成全区控规编制工作,将各片区控规内容纳入市总规修编工作;二是有序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四规合一、多规融合,形成全区一张蓝图;四是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协调配合社管、公用以及各街道办抓好城市内涝积水点的改造工作。

  当前,大亚湾区为打造生态之城,提升宜居指数,亮出 “组合拳”,“环、面、线、点”建设生态大亚湾。截至目前,大亚湾区绿化覆盖率达41%,已基本形成包括城市公园、石化区防护林、村庄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主题公园等在内的多样化、立体式绿地体系和生态体系,基本实现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无缝对标

  四横主干道实现对接深圳

  近三年来,为了提升城市功能,实现与深圳坪山同城化发展,大亚湾规划建设“四横十纵”交通路网。作为惠州实施深莞惠一体化和承接深圳东进战略“海绵行动”的桥头堡,目前大亚湾已建成通车的有沿海高速公路、龙海一路、龙海二路、石化大道等4条道路,龙海三路(含西南大道)接深圳的兰竹东路今年年底将全线贯通,龙盛五路和曦城东路已基本修至深圳边界,大亚湾四横主干道都实现了与深圳的对接,进一步推进了惠深一体化进程。

  外联通达,内交纵横。2014年以来,该区重点实施了北环路扩建、疏港大道工程,逐步打通区内“断头路”。该区还在候车人流较大的公交站点新建候车亭共40座,并完善安装80张候车石凳,完成34座沿边式候车亭升级改造成港湾式候车亭。

  该区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以来,该局已实施完成道路工程28项,立项总投资约21.42亿元。

  改善人居

  整治内涝解除百姓多年之忧

  7月18日,在连续数日的阴雨连绵后,一场更为猛烈的倾盆大雨袭来。记者从区三防办获悉,当天大亚湾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连续强降水过程,其中澳头录得降雨量140.4毫米,尽管澳头城区个别地方现短时积水,但由于防洪排涝整治日常检查与定期管道清疏措施得力,而且排涝站发挥了强大效用,路面积水很快排干。“在这些特大暴雨中,排涝站发挥了积极作用。”区三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澳头沙田排涝站按防洪10年一遇、24小时内排干的标准设计,为百姓解除了内涝之忧。

  据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涝也成为困扰大亚湾城市建设的难题之一。2014年5月,大亚湾澳头老城区遭遇2008年以来最大内涝,多路段被水浸达16小时以上。为改变这种状况,大亚湾区重手笔治水,从整治河涌到新建水利设施,并从当年起集中启动整治22个易涝点。当前已开展一期和二期内涝积水点改造工程,分别解决全区12个积水点,其他积水点纳入与道路工程同步改造,分别由区公用事业管理局、社管局和相关街道办负责实施。

5.jpg

龙海一路。 本报记者张 斐 摄

  与此同时,该区在开发利用周边城市土地时,形成有效的临时排水措施,以保证市政管道排水通畅。今年上半年对全区市政排水管道、箱涵及明沟进行检查,组织完成了安惠大道(圆盘红绿灯至太东公司门前段)等17项箱涵、管道清疏工程,共计清疏管道及箱涵7694米,清疏明沟2673米,清疏维护约7489座雨水篦,共清疏淤泥10800立方米,新建管道367米,更换圆检查井362座、雨水篦297个。

  在生活污水系统方面,大亚湾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累计建成管网长度约46.78公里,其中,2015年以来累计建成约36.48公里。为进一步加强污水收集、处理,现正进行第一水质净化厂配套管网四期和大亚湾区雨污水管网排查和建设及维护工程前期工作。

  当前该区已建成3个水质净化厂,集中式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到5.5万吨/日,提前实现了“一镇一厂”的建设目标。完善了老城区市政配套管网升级改造,对全区房地产项目及企业排污情况进行了摸底,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此外,大亚湾区还在全市率先完成非法养猪场、非法禽类养殖场清拆任务。

  管理创新

  智慧城管今年9月建成投用

  夜幕下的大亚湾西部综合产园区,七彩的霓虹灯闪烁,交接班的产业工人穿梭不息,繁华而有序。“以前这里可是被摊贩挤得水泄不通。”在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上班的龚先生说,脏乱差一度是响水河的代名词。

  响水河南片区曾经是大亚湾城市管理的顽疾片区,8平方公里聚集着6.3万常住人口和七八万流动人口。旺盛的消费需求带来的是流动商贩的聚集,占道摆卖现象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居民正常生活。

  响水河南片区综合执法队建立后,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城管执法、交警、交通、街道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组建了58人的响水河南片区综合执法队,建立联勤联动的“前台共管,后台分流”工作机制,着力解决该片区社会乱象问题,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全面、一支队伍管到底”。

  经过整治,流动摊贩大幅减少,占道经营乱象得以根治,治安警情不断减少,治安状况显着改善,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减少,信访投诉数量明显减少,社会认可度与群众满意度提高。目前,霞涌街道已启动公安+城管综合执法模式,这种模式将在该区逐步推广。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时摆卖,大亚湾区还通过开展门前三包、企业周边联合自治、物业参与管理临时摆卖疏导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2016年,该区探索建立了以东联社区和沥下社区为管理主体的临时摆卖疏导点,规范临时摆卖摊档有序经营,有效提升了市场周边市容环境。

  与此同时,为整治扬尘和道路抛洒,2016年以来,该区在制定了建筑渣土排放证申请流程、启动了渣土排放证许可工作等基础上,启动多部门联合严肃查处泥头车超载超限、跨区随意倾倒和收纳建筑垃圾、飘洒遗漏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扬尘和道路抛洒得到有效控制。

  面对越来越多样的城市管理难题,“智慧”管理也提上日程。2016年11月,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分局与中标方签订项目合同。目前,该区的智慧城管平台、城管门户网站、执法城管通APP、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分析系统等各项软件系统,移动执法终端上网卡及云服务已准备就绪,高空监控试点顺利通过测试,预计智慧城管项目今年9月底可建成试运行,届时将实现城市管理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

相关:惠州 大亚湾区
作者:记者欧阳德辉 来源:惠州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