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 前瞻发明

软件之问:谁来为佛山制造业生产“灵魂”

2017-07-18 湾区城市群

6.jpg

7月4日,甲骨文项目落户南海千灯湖。次日,诞生于佛山本土的软件企业奥博信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这是佛山软件行业少有的一次连续发生热点新闻。

近期,广东各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长数据出炉:2016年,珠三角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收入前3名被深圳、广州、珠海包揽,其中深圳达到4870亿元。惠州、东莞、佛山分别居第四、五、六位。其中佛山为57.6亿元,约为深圳的1/84。

“2011年至2015年,佛山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6%。”佛山市软件行业协会(以下文简称“佛山软协”)秘书长钟晓庆介绍。换句话说,软件业总收入在“十二五”期间的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佛山市GDP增速的2倍,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虽然增速可观,但去年佛山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总收入仅排在珠三角第6位。“10年前,我们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今天可能远不是这样的规模。”钟晓庆说。

“软件是互联网的灵魂,也可以说是智能制造、工业4.0的灵魂。”佛山市软协会长任泳谊说。

跳出软件业来看,对佛山来说,一个更加长远的命题是,随着佛山智能制造的长远发展,未来,谁来为佛山制造业生产“灵魂”?

上世纪80年代

“佛山曾与中关村同时起步”

整个7月,佛山最受关注的大项目莫过于落户千灯湖的甲骨文(佛山)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甲骨文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管理公司,目前的市值约为1727亿美元。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8%都在使用甲骨文公司的技术。

“我们会把甲骨文公司的信息技术经验输入到南海乃至佛山,把达到甲骨文技术标准的人才聚拢到佛山。”甲骨文全球职业教育项目中国区高级总监王小志说。

就在甲骨文落户次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广东奥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当日挂牌。这家提供智慧气象、智慧税务、智慧环保等服务的佛山本土软件企业,成为了佛山软件企业中少有的新三板企业。

这一幕幕,让钟晓庆和他的同行心生感叹。

“10年前我们认为,佛山软件短板很多,潜力也很大,发展会比较快。”钟晓庆属于佛山软件行业的早期从业者之一。2006年,佛山软件行业协会宣告成立,钟晓庆加入了该协会。

这个雄心勃勃的组织,成立次年就启动了佛山软件行业历史上的首次全行业调研,希望摸清佛山软件业的家底,带领全行业大干一场。

当时负责牵头调研的钟晓庆发现,当时很多人对佛山软件行业有共同的判断,即“起步早,企业少,成长慢,潜力大”。

关于佛山软件业的起步时间,“起步早”是一段逐渐变得鲜为人知的历史。“在电子信息、软件方面,佛山几乎与北京中关村同时起步。”钟晓庆说。

今天的中关村已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心脏”,在全世界互联网、软件行业也有强大的影响力。而历史上中关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

当时,佛山著名的无线电八厂曾在那条街上开设了一家涉及计算机领域的“星河电子公司”。在那个时代,国内一批计算机公司也刚刚起步。

这家老牌国企,在上世纪就已研制出了世界首台中文声控打字机,其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可见一斑。

此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佛山的信息化建设一度领先全国。其中,南海在1996年开通因特网接入节点,在全国县级市中还是第一个。

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信息港论坛暨南海信息化经验交流会在南海举办。此时的南海,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

而在11年前的那次行业调查中,回顾这段历史的钟晓庆既激动又感慨。根据当时的调查,佛山软件企业在2006年前后的主营业务已经非常广泛,几乎完整覆盖到各行各业,其中在电子信息、政府、通信、机械制造、教育等领域尤为突出。

但另一方面,经营规模较小是十多年前佛山软件行业的一大特征。当时,在118家接受调研的企业当中,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的仅有7家,86家企业营业额在100万元以下。

同时,这个年轻的行业,在11年前已感受到佛山软件业发展环境的一些短板。当时的调查显示,佛山软件企业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遭遇明显的人才瓶颈。这与上世纪80年代无线电八厂汇聚全国人才的时代有了明显不同。

当时,有软件企业反映,在外地的招聘会上,当应聘者得知软件企业的所在地为佛山时,普遍表现出犹豫或婉言拒绝。因此,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佛山失去了对高级软件人才的吸引力,佛山软件产业环境急待优化。”

错过“第一次机遇”之后

遭遇“快与慢”共存的十年

如何优化环境、吸引人才?针对这些问题,在2007年成型的软件行业查报告中,提到了多条建议,包括“佛山软件企业非常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和具体措施”等。

在多年后,最令钟晓庆感到自豪的是,报告中关于软件园区的建议,此后在佛山获得了落实。当时的调查报告提出,大多数佛山软件企业认为有必要在佛山中心城区建立高规格、高水平的软件园区,聚集软件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2008年,位于禅城的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正式投用。其场地前身是石湾政府大院。对业界人士来说,这是软件业受到政府重视的一个积极信号。

如果从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于2008年正式投用算起,佛山软件业的园区建设,逐渐进入了完善与集聚的轨道。

在此之后,瀚天科技城、顺德创意产业园、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等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的载体陆续崛起。

而据佛山软协统计,佛山软件业的营业规模是在“十二五”时期真正驶入了快车道。从2011年至2015年,其行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6%。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十二五”期间佛山GDP年均增长为9.2%,增速已经很高,但还不到软件业增长率的一半。

与此同时,佛山市涉及软件及信息服务的企业,也从2008年的不到200家,增长到2015年的400多家。截至去年底,软件及信息服务行业已经有了68家高新技术企业。

但在高增长率背后,佛山软件业整体规模并不算大,这是其发展“慢”的一面。2016年佛山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总收入仅有深圳、广州的几十分之一,不到惠州一半,在珠三角九座城市中,排在第六位。

在任泳谊看来,佛山软件业发展“既快又慢”,背后原因复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未能抓住历史机遇,错过了做大做强的有利时机。

任泳谊是本世纪初开始佛山在打拼、获得成功的软件企业家之一。他创立的金赋科技,成立于2002年,现在以“自助办税终端”“市民之窗”等“互联网+政务”领域的产品闻名。

“进入本世纪初时,佛山软件行业迎来了一次机遇,但当时佛山对软件业没有重视起来;第二次机遇在2008年前后,当时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百度、阿里、腾讯都是在这一阶段迅猛发展。”任泳谊说。

当时佛山正在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也开始重视软件与信息产业,设立了软件产业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然而佛山没有形成创新土壤,企业研发实力不强,也没有真正抓住机会。”

软件业“没有形成创新土壤”的重要表现,仍是缺少人才。软件行业是对研发人才极端依赖的技术型行业,然而佛山市软协近期的一项统计显示,佛山该行业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不足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才也不足10%。而技术人才的结构缺陷导致了创新能力十分有限,限制了佛山软件业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如此,在任泳谊看来,佛山的软件业潜力巨大,因为国内与佛山GDP体量相近的城市,都为软件业发展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发展基础。

“在GDP排名与佛山相近的宁波,去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380.84亿元。而GDP排在17位大连,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也达到1506.82亿元。”任泳谊说,“照这样来看,佛山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潜力还远未被挖掘出来,所以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

但他也承认,对于这个行业来说,真正的长远之计是,找到一个有佛山特色的新蓝海。

制造业加速智能化

软件业如何同步支撑

7月中旬,佛山市宣布,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将于10月举行,将设立智能制造、“互联网+”前沿技术、智慧城市等主题展区——这些展区的主题,都离不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支撑。

目前佛山已有一些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在与“互联网+”相关的细分行业中走在了行业前列。任泳谊举例称,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停车场业务领域已是全国隐形冠军。截至2015年底,广东艾科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600多个标志性建筑。

此外,广东奥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智慧气象等领域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华南地区云计算的领跑者。佛山还有瑞州科技、柯内特、卓维网络、新安怀等多家在各个软件领域独树一帜的领跑型企业。

“软件是互联网的灵魂,也可以说是智能制造、工业4.0的灵魂。”任泳谊说,目前佛山工业软件、工具软件、IC设计等很多工业软件产品,依赖市外企业甚至进口。不过在另一方面,全国软件信息服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都处于初级阶段,佛山与其他产业发达城市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而近三年来,佛山市大力倡导的“互联网+制造”,正是让任泳谊和很多佛山软件企业家寄予期望的新增长点之一。

令任泳谊印象深刻的是,在2015年,佛山在广东率先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佛山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实现佛山智造。

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佛山已有一些企业获得成功。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企业多年来一直专攻纺织印染行业的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实力居全国前列。

“佛山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如果说机器人的本体是‘四肢’,那软件就是机器人的‘头脑’。政府除了支持做硬件的企业,还要重视软件。”天富科技总经理刘端武说。

刘端武认为,佛山乃至全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将使制造业对软件的需求大为增加。这对佛山软件企业是巨大的机会,这也要求佛山软件业尽快夯实基础。

软件与制造业、智能制造的结合涉及多个领域。任泳谊建议,政府应该引导鼓励制造业对传统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生产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鼓励一批软件企业切入工业编程应用领域,进入这一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的变革。刘端武分析,产品智能化过程就是在传统产品基础上加上可带操作系统的集成电路芯片,然后形成一些增值功能或服务。因此政府应该引导一批软件企业切入佛山工业产品智能化领域,带动软件和产品升级。

此外,制造业信息和数据服务、供应链管理也都是佛山软件业可以发掘的蓝海。

“通过政府服务外包和购买的形式,鼓励、引导软件企业开展制造业数据服务业务,佛山可以分行业建立制造业的大数据资源池”,任泳谊说,为此政府可以在资金、数据开源、基础设施等方面为软件企业提供支撑,探索数据服务的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增值,从而服务于广大制造业。

任泳谊表示,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佛山完全有机会在这一领域闯出一片天空,打造全国知名的智能制造服务领域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

企业样本

探秘天富科技:

用软件推动印染行业智能化

年收入规模接近60亿元的佛山软件行业,已培养出了一批华南乃至全国细分行业中的佼佼者。在智能制造领域,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代表性企业之一,被认为是国内纺织印染行业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

记者了解到,天富科技创始人、总经理刘端武也是从佛山无线电八厂走出的软件业创业者之一。1988年大学毕业后,刘端武来到佛山无线电八厂,逐步成为了厂里的技术业务骨干。

由于各种原因,佛山无线电八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停产。刘端武也在1997年开始创业,并于2001年创立了天富科技,落户南海区狮山镇。

在刘端武等技术型创始人的带领下,从一开始,天富科技就专注于工业控制微电脑、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统领域的研发,并涉足工业管理软件领域。在天富科技的营业执照信息里,第一项就是“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到2008年,随着其业务扩张和研发需求的增强,杭州天富科技也宣告成立。

一家软件公司,为什么会与纺织印染行业扯上关系?这在普通人看起来是两个互相没有任何关联的行业。但实际上,随着纺织业向高端发展,走向智能制造阶段,就必然要与软件业发生关联。

“即使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把纺织业作为一个战略行业,中国也是纺织大国,对纺织业的要求也在提升。”刘端武说,目前国内纺织印染装备普遍采用了数字化控制技术,如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工业控制计算机,甚至有些还配置了网络接口和在线监控装置。很多企业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实现智能化控制。

而天富科技的主业,是提供纺织印染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涉及到企业管理层、制造执行层、现场操作层等领域,能够实现一系列环节的自动化生产。直观来说,采用天富科技实施的纺织印染智能工厂,车间人数可以从上百人减少至20人。这在工序复杂、人工成本较高的印染行业,非常具有吸引力。

“我们的印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染色机中央监控管理系统等等产品,都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刘端武说,国内著名的广东溢达纺织,同时采用了意大利的自动化产品,以及天富科技的产品,同台竞技的天富科技完全不落下风,而且成本远低于意大利。现在,天富科技正在酝酿股改,希望在2021年左右实现IPO。

目前天富科技在纺织业发达的长三角开辟了很多客户。在刘端武看来,传统产业发达的佛山需求巨大,有能力培育出更多立足细分制造业行业的软件企业。但如果以此为目标,佛山最需要克服的就是人才问题,“在杭州,我们招人比佛山要容易很多。”

数读佛山软件业

400多家企业

截至2015年底,佛山市涉及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约400多家。

40%涉足大数据

目前,佛山软件行业中,有40%以上的企业涉足大数据服务,近50%以上的企业涉足基础软件及信息服务,近30%的企业涉足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20%以上的企业涉足云计算服务。

17.6亿元

佛山数据处理及服务业务发展迅速,相对于广州、深圳等城市,佛山具有场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明显优势。2011年至2015年,佛山数据处理及服务业务总收入达到17.6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10.3%。

5.6万人从业

佛山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现有从业人员约56000人,超过300人以上的企业达18家。从业人员分布最多的前三个区依次是禅城、南海和顺德。

(本组数据由佛山市软协提供)

记者 赵越

相关:软件 佛山 制造业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