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蛋挞的传说
2011-07-29 湾区城市群
“草根”(grassroots)这个名词,近几年在香港很流行。它跟“中产”、“富豪”一样,成了一种社会阶层的划分。香港也不乏出身自“草根”,如今成为专业人士、社会精英的神话,而眼前一身背心短裤、头发斑白、两手沾满面粉的欧阳先生,便是另一位“草根”传奇人物。
欧阳先生自言不识字,十岁开始跟舅父学做中式糕饼,后来又在多家酒店和马会餐厅做
事,学得一身精湛的西饼手艺,于是在舅父举家移民后,接手了这一盘生意——泰昌饼家。
一间只有四十平方米、表面看来普普通通的饼家,店面靠街,制饼工场就在柜台后面,典型的家庭式的手工作坊。老板即是伙计,欧阳太太负责打理店面及收银,做的尽是街坊生意,像极了小时候上海弄堂口的烟纸店、马路对面的熟食店: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一角钱,买一包咸桃板,足够美上几天,直到那张包装纸被戳破了洞,才依依不舍地吃下最后一颗。
这家屹立中环五十一年的老店,竟有一夜成名的机会。那是因为有一天,小店里来了的客人——末代港督彭定康。他欣赏欧阳先生自创的那种曲奇皮蛋挞的香气,一口气连吞了好几个,自此“香港第一蛋挞”的美誉由那里传到了全世界。
“试问有哪家街坊小店能做到全世界都知?我一介‘草根’,竟因蛋挞之名而与肥彭(彭定康的昵称)做了朋友?”欧阳先生拍拍挞模,半带自豪半忧虑地说。
今天,他的忧虑成了全香港市民的热门话题。由于店铺换了新业主,租金将会大幅提升,这家极具五六十年代情怀的老饼家面临着结业的危机。这一消息在上星期由法新社率先报道,继而引起各地传媒的广泛留意。这几日,小店外一大早便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有议员、律师、明星和普通市民,店子对面的马路边多了等候主人买挞归来的车辆,也多了驻街巡逻的警察。每到晚上五点过后,人龙更超过50米,远道而来的主妇,下了班的白领,在酷热潮湿的气候下一等大半个小时,企盼尝一口皮脆里滑的热辣辣蛋挞。欧阳先生的蛋挞不但采用厚脆的曲奇皮(不是一般的酥皮)做挞底,就连蛋浆的调校也鲜美可口:不甜不腻,入口极滑,颇有回味,吃完后,那阵鲜奶及鸡蛋的香味还满口留香。他对顾客的细心更值得一赞,得知大家路途遥远,他会主动将饼盒边撕开透气,避免“倒汗水”破坏蛋挞的味道。
我买了半打蛋挞、两只脆软的白糖沙翁,然后偷偷地向工作间望了一眼,只见欧阳先生低头不语,背心下露出一个肥肚腩,双手飞快地搓着一张张蛋挞皮,我想他也许是在回忆几十年来这家小店的传奇经历,脑海里飘过那曾经有过的辉煌岁月。突然间,我想起了弄堂口的那爿夫妻老婆店,想起了玻璃大瓶里盛放着的白糖杨梅、椒盐桃肉、五香花生米......以后,我也会记起欧阳先生的蛋挞。
如果你有机会前去香港,也希望你去试试“香港第一蛋挞”,看看这位善良的“草根”人物,感受一下他的传奇。那家小店就座落在中环的摆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