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广州成立 大湾区研究报告发布
2017-07-11 湾区城市群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前排中)出席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成立仪式
金羊网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29日,由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港澳办、省社科院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发起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广州成立,首部大湾区研究报告同时发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出席成立仪式。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大湾区研究的高端智库机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汇聚了广东省和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粤港澳参与全球竞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湾区提供了难得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将通过“政府+媒体+金融+智库”的方式深化粤港澳合作,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推我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院将联合粤港澳地区及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团队,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研究机构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端智库,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打造权威指数和数据发布平台、构建高端论坛体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成立仪式上,由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独立完成的首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之一)》正式发布。《报告》结合粤港澳合作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特征、优势、发展方向及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重点等做出了全新研究。
省委宣传部及省发展改革委、港澳办、自贸办等省有关部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省社科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内地和港澳主流媒体,部分省直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 有望成全球湾区之首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旧金山湾区,未来有望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在昨天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成立仪式上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之一)》,结合粤港澳合作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特征、优势、发展方向及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重点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A 经济总量超旧金山湾区
《报告》指出,湾区经济是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突出优点。湾区经济以大体量、高密度和高产出的特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有条件建设“湾区经济”的先行区,外向型程度最高,内部联系也日益密切,具有密集的产业集群和香港这样的世界级城市,有望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竞争,成为国家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报告》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9个城市、香港和澳门组成,地处在“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及香港、澳门两大对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区域,并且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往来密切,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3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旧金山湾区。2016年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2.26倍、2.19倍和2.93倍。按这种趋势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只需6年即可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土地面积不足1%,人口数量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却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是全国经济举足轻重的重要增长极。
B 具备众多国际竞争优势
《报告》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众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从区位优势看,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是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上往来距离最近的经济发达区域。
从产业优势看,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发达,拥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群和机场群,客货运量都位居全球前列,是国家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门户。大湾区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港澳地区现代服务业占主导,金融、医疗、旅游、贸易、物流、法律、会计、商业管理、餐饮、博彩等行业发达。内地9市产业体系比较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是“世界工厂”,且正在向先进制造业升级,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金融、信息、物流、商务、科技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快,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从制度优势方面看,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是“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多元制度格局。“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大制度优势。“一国两制”和三个独立关税区为对接国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能力成为重要的巨型门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城市群最靠近沿线市场的地理节点,基础设施最便利、供应链网络极其发达,而且在电子、建筑、能源、金融、电讯等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其他国内地区相比,国际价值链中处于相对较高的地位,特别是有港澳两个自由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前海、南沙、横琴片区,国际规则和制度接轨程度在国内也是最高的。
C“互联互通”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以利益共同体为目标,以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圈、全球最具活力经济区为定位,以互助促互利、共建促共赢为理念,以提供覆盖全区域的公共产品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区域的软硬发展环境,实现粤港澳的共同繁荣。
具体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方面,《报告》认为,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要把实行不同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三地当作一个利益共同体来看待。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目标,就是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互联互通”的理念建立合作机制,以“通”为基准点和定盘器,推动粤港澳合作走向深化,实现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要素的自由流动。
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方面,《报告》认为,一是以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为切入点,加快提升湾区内的硬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二是以创新三方合作机制为突破口,提高湾区内的软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三是以激发社会活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大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