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投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九大创新应用开启现代广州智慧交通新模式
2021-11-01 湾区城市群
近日,继8月30日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后,广州交投集团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正式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一座全新的现代智能收费站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广大市民。收费站设计融入古典元素,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充分结合,如一抹轻逸的银白色水袖舞动在机场高速上空。
广州机场高速机场站始建于1999年,于2001年11月开通运营,是广州机场高速主线的北端点,是广州市重要的门户收费站之一,累计通行车流量超过2.5亿车次,日均车流逾12万车次。
今年3月,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升级改造工程动工,以提高广州空港经济区集疏运能力、展现广州美丽花城形象。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导形象设计,灵感来自于粤剧中的水袖造型,改造后的水袖形象飘逸灵动,借助自身的流量优势弘扬广东本地传统文化,彰显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魅力形象。
广州交投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以创新精神引领高速公路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践动力。广州交投集团下属快速交通公司以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为主体,着力打造融多种技术手段,集数字孪生系统、智能收费机器人、收费车道无岛化等九项智慧交通建设创新应用于一体的现代智能收费站,不断提高市民的便利度,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品质,也进一步擦亮广州国际交通枢纽的高速“窗口”。
智慧之眼 数字孪生实现场景再现
搭建并应用数字孪生系统,是机场收费站的一大亮点。数字孪生系统就是采用无感通行引导系统、智能坐标精确诱导系统,实现收费广场信息、车流信息、ETC收费信息在数字孪生系统上的实时映射仿真展示,实现ETC收费、精准引导、应收不漏、收费异常提醒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收费站服务水平和司乘人员的驾驶体验,从而提升收费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智能化运营水平。
15厘米软隔离 车道设计实现去岛化
在机场收费站,每两条ETC车道之间仅用15厘米的交安标线进行软隔离,收费站车道数量从原有的29条车道增加为31条,最大限度地实现收费车道去岛化,实属收费站车道设计的一大创新之举。实现去岛化,最大的难点在于相邻车道间的抗干扰。为此,快速交通公司智慧交通建设团队通过优化算法、调整线圈判断逻辑等方式,彻底解决了ETC车道邻道干扰问题。
集合多功能 智慧机器人实现无人收费
驶进机场收费站,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收费广场上的5台智能收费机器人。该款智能收费机器人集收卡机、读卡器、车牌识别、扫码支付、信息显示屏、语音播报、票据打印机等多种设备于一身,对CPC通行卡、ETC粤通卡车辆进行非现金收费处理,同时提供非现金支付行程凭证打印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使机场高速成为广东省首条实现移动支付电子发票自助化打印功能的高速公路。
三次容错 自由流模式提高ETC收费效率
机场收费站采用“ETC主线/匝道自由流+车道分架式主备天线ETC车道”的ETC收费模式,确保每台ETC车辆有主线/匝道自由流、收费车道前天线、收费车道后天线等三次交易认证,保证车辆在三次交易机会中完成收费,大大提高了ETC车辆的收费效率。采用自由流交易手段后,ETC车道车辆交易时间仅为普通收费站的三分之一。
串联互通 收费设备网络化实现多点控制
机场收费站通过ETC车道收费系统设备的统一IP网络化,实现了收费系统的互连互通,促进了车道收费无盘化模式的诞生。简而言之,机场收费站可以根据收费需要,在任意一台车道工控机上远程控制任何一条车道的收费设备。在主体跨度150米、拥有31条车道的机场收费站,这一功能不仅大大提高了现场工作人员的特情处理效率,也确保了车道收费系统的运行效率。
别出心裁 设备设施创意无限
在机场收费站的收费广场上,各种各样具有创新意义的收费设备、设施尽收眼底。空中折叠式费额显示屏不仅能同时显示两条车辆交易信息,更能充当车道LED屏,上屏显示车道类型,下屏显示车道状态,指引车辆高效有序通行。并且,机场收费站创新性地将传统收费车道标配的车道识别设备、费额显示器、自动栏杆机三合为一,研发了三合一自动栏杆机,将车道机电设备布局简化到极致。
机场收费站智慧收费亭在迎车面设置LED屏,及时发布车道开道及交易信息,方便排队的车辆及时掌握前车的交易情况。收费亭采用全新设计,以广州市花木棉花作为设计灵感,体现广州市“花城”的美名;并采用不锈钢内胆+可拆卸亚克力板外观结构,可以根据季节和节假日给收费亭变装打扮。
在强化视觉引导方面,机场收费站打造车道智能灯光系统,在所有收费岛侧面内嵌LED跑马灯作为路面标识,搭配栏杆机上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光栏杆臂,根据收费系统反馈的数据信息,实现红停绿行、车动灯跑的灯光指引效果。
广州交投集团坚持以创新思维、融合思维、实践思维扎实做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努力在各项工作中打破陈规、积极探索、有为创新,持续推动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建设领域新意不断、亮点纷呈,助力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同时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彰显广州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