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房产资讯

超七成市民需要租房!深圳拟探索部分商业、办公用房转为公共住房

2021-07-16 湾区城市群

 “尽管深圳人均住房面积为35平方米左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仅约23%,超7成市民需要租房。”记者日前从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公共住房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下称《报告》)获悉,“十四五”期间,深圳计划建设筹建公共住房40万套,供应公共住房28万套,并探索将部分商业、办公用房转为公共住房。

深圳私人自建房占比达51%

《报告》称,“十三五”期间,深圳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4.2万套,超额完成原定40万套的目标,供应26.1万套,分别为“十二五”期间的2.4倍和2.3倍,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近三年,深圳逐年加大住房开工建设力度,其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新开工住房约1000万平方米、1236万平方米、1500万平方米。同时,改变过去公共住房“布局分散、零敲碎打”方式,形成由市住建局统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快构建深圳公共住房“基本盘”。

当前,深圳共有各类住房1129万套,居住建筑面积共6.21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约189万套、占比17%;公共住房约55万套、占比5%;私人自建房约577万套、占比51%;宿舍约192万套、占比17%,其他住房(含单位自建房、村集体统建楼、军产房等)约116万套、占比10%。

但《报告》指出,随着人口大量净流入和城市快速发展,深圳面临着住房供给紧张、房价水平较高、住房面积较小、居住品质不高、住房保障不充分等问题。

一是住房供给紧张,改善型、宜居型、可流转的市场商品房供给严重不足;二是房价水平较高,通过严格调控,2020年深圳新房平均价格为5.4万元/平方米左右,二手房平均价格为6.6万元/平方米,中心城区平均房价约10万元/平方米;三是人均居住面积小,居住品质不高。按常住人口1756万人计算,深圳人均住房面积为35平方米左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仅约23%,超7成市民需要租房;四是住房保障不够充分,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不足10%,低于国家规定的23%下限要求。

拟探索部分商业、办公用房转为公共住房

在保障房领域,一方面目前深圳在册轮候家庭达到40多万户,其中约50%为近三年入册轮候。按此趋势,轮候规模可能持续快速扩大。

另一方面,深圳超过60%的轮候家庭集中在福田、罗湖、南山三个区,但上述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接近极限,公共住房建设筹集面临瓶颈。新建的公共住房绝大多数位于坪山、龙岗等原特区外,因距离较远、交通和生活配套暂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认租率不高。

“‘十四五’时期是解决深圳住房突出问题的重要窗口期。深圳将确保居住用地供应占同期建设用地供应的比例不低于30%,其中前三年,力争供应居住用地不少于‘十四五’期间总量的70%。力争2035年,居住用地占比达到25%。”《报告》称。

针对“区域间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问题,将加强产业空间、公共服务与居住组团的总体协调关系,并通过公共交通提升通达性和便捷性,并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尤其是在轮候家庭集中而土地资源紧缺的福田、罗湖、南山三个区,进一步加大存量土地的更新盘活力度。

“除了积极挖掘存量,优化用地结构,还将探索将部分商业、办公用房转为公共住房。同时,建立深圳统筹的公共住房房源跨区调剂机制,探索在调出方与调入方之间设立相对均衡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各区房源调剂的奖惩激励约束机制。”

《报告》还透露,随着公共住房房源持续增加,供后监管难度也不断加大。深圳将依托统一的公共住房基础信息平台,多措并举,智能化、精细化做好公共住房的供后监管,包括健全公共住房信用管理体系,推广小区智能化监管,建立大数据普查+人口抽查日常管理机制,探索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积分制信息管理等。

 

相关:深圳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