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大湾区

广州都市圈:广佛高频通勤具成熟都市圈特点

2021-03-08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210308174117.png

推动编制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争取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方案获批;推动出台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合作区“三园一城”建设;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体制机制创新……在《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广州都市圈的发展规划摆上重要位置。

  广州都市圈边界逐渐廓清

  根据2020年广东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出台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土地面积约71573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39.82%;常住人口约3711万,占广东省的32.21%;2019年,广州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40567亿元,占广东省的37.68%。

  从2009年的广佛肇经济圈,到2016年的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再到如今的广州都市圈,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突出,同时也被赋予牵头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同城化的重任,因此,广州+佛山、广州+肇庆、广州+清远……广州与周边城市正冲破行政界线走向同频共振,在未来会成为一个相对紧密的联合体,各取所需,定位不同,但有巨大的协同发展空间。

  广州都市圈坐拥华南首屈一指的高教资源、交通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商贸资源,同时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制造业能力,也有丰富的土地储备,而且多数城市基本上都在一小时交通圈之内。

  “都市圈以城市来命名,强调的就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广州的积极性对于广州都市圈的整体发展非常关键。”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在经济商贸、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各方面遥遥领先,应该承担团队领头人的责任。同时,广州的资源也要放眼整个都市圈去配置。由于人员聚集度高、土地供应紧张,广州的制造业要向周边紧邻的佛山、清远、肇庆转移,腾出空间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把医疗、教育、文化、科研推向更高水平。

  广佛协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广州与周边城市,正冲破地理界线实现跨界合作,释放了强劲的同频发展信号。2020年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增长2.7%,5年年均增长6%,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第63位提升到2019年第21位。佛山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全省第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城市。

  两个过万亿GDP的实力派选手联手,会有怎样的发展突破呢?

  先行10年,广佛同城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一体化发展的全国标杆与样本之一。以2018年广州、佛山两市政府签订《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广佛两市探路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合作,开启广佛同城3.0时代,加速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创新驱动区域协调有序发展的新格局。

  2020年4月,在广州、佛山两地签订《关于推进广佛科技创新合作的工作方案》中提出,发挥广州—佛山极点带动作用,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案中最受瞩目的内容之一就是,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支持自贸区、自创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在广佛科技合作专区落地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给予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相关优惠政策辐射至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开放高地。预计随着一连串促进广佛更高程度一体化的项目陆续落地,推动两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一个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区域合作发展范例。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广佛同城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广州都市圈内复制。“两地政府通过从基础设施对接到制度对接,特别是公共交通一体化运营,为跨城通勤、跨界居住提供了保证,广佛地区逐渐同城化,目前已呈现高频通勤的成熟都市圈特点。”

  业内人士分析,广佛两市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同心同向推进全方位对接、全方位同城。实际上,在实现基础设施、民生要素的同城后,广佛要深化提升同城战略,就必须大做产业协同创新“文章”。

  欠发达城市实现错位发展

  近年来,周边肇庆、清远、韶关、云浮四个城市,纷纷谋划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2020年5月28日,广州、清远携手举行中新广州知识城、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重大平台建设启动暨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2020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两地共同“播种”的142个项目,总投资达1842亿元。1月29日,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决定批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深化广清一体化,带动清远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共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立健全合作区“三园一城”管理模式。

  对于这些底子比较薄的城市,胡刚认为应该与广佛错位发展,在保护生态屏障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仅实现自身发展,也满足了中心城市的需求。例如山区城市生态环境好,景色优美,可以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以及特色农业。

  广州市人大代表、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要素的联通,还是发展空间的拓展,核心是城市能级的提升。对广州而言,一部分产业也需要走出去,在更大的物理空间和腹地里发展,形成辐射,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达到区域产业的协同。”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这五个城市。这五个城市2019年GDP加起来达4.27万亿元,约占广东省的40%。2019年末常住人口3290.39万,约占广东省的28.56%;土地面积3.7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东省的20.7%。

  目前,在深圳、惠州、东莞的交界处已经形成了一个跨行政区的城市经济带,人口达到1000万。深圳积极谋划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提出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

  深圳“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推动深圳协同东莞、惠州强化临深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布局,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促进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对接融合,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深圳市域中心城的面积小,建设开发强度大。随着深圳产能外迁趋势加强,将给惠州、河源、汕尾等地带来产业发展机遇。深圳都市圈已初步形成了“深圳研发、总部+莞惠河汕生产制造”产业链条,特别是电子产业已成为世界级集聚基地。

  同时,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融入深圳都市圈。专家认为,深圳都市圈市场活跃,企业有活力,企业跨市的联系也很紧密,如华为总部在深圳,终端基地在东莞,很多供应商在惠州。随着都市圈建设,预计未来深圳的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和力度会加大,比如深圳的城际轨道会进一步延伸到惠州、东莞,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早期的珠中江经济圈迈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新时代。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具体范围尚待进一步明晰,据推测,如果纳入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地,那么这个都市圈总面积将超过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GDP总量接近1.1万亿元(以四地2019年末数据统计)。也就是说,规划中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面积,将接近广州的3倍、深圳的10倍,人口几近相当。

  在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有多个交通项目涉及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主要城市互联互通,如连接珠海、江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构建集高铁、城际、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江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行业专家指出,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相比,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需发挥与海外联系更广的特点,更加注重从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协调方面促进都市圈内城市抱团发展。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编制都市圈发展细则时,更应强调该区域特色产业以及与周边都市圈的融合协调,当区域内多个都市圈展现联动发展的共振效应时,协同发展便成为都市圈自身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选择。

  

  汕潮揭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涵盖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汕潮揭三市文化交融、习俗互通,人民百姓一家亲。汕头市为国家经济特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潮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揭阳市为广东重点石化产业城市。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外来人口较多。汕潮揭都市圈位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上,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大,后劲强。

  据统计,2019年汕潮揭都市圈生产总值58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07万元,占全省比例5.5%,土地面积11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6.2%,2019年常住人口1433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89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人口聚集度超高;沿线城镇化率高达75%,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

  在全省各城市集群中,目前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间的融合程度是最高的。业内专家分析;将汕头作为汕潮揭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认准汕头自身定位和责任,在国家和省对汕头一系列扩权赋能的政策支持下,继续探索欠发达地区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积聚内生动力和活力,带动汕潮揭都市圈和粤东、粤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共同进步。

  

  湛茂主要包括湛江和茂名两个城市,都市圈核心区人口约800万,建成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GDP超过1.5万亿,是广东仅次于珠三角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工业发达、科技强大、商业繁荣、文化多元、旅游热门。

  随着湛茂都市区崛起,北部湾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湛江国际化程度迅速提升。湛江已被定位为全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肩负龙头之功效。

  近年来湛江和茂名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为都市圈的打造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2018年深茂铁路的开通,整个粤西地区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茂名、湛江到广州、珠三角的时间从5小时压缩到2.5小时,实现了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的愿景。而另一条高铁,广湛高铁已经开工建设。通车后,广州至湛江通勤时间将由原来3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半小时以内。同时,湛江机场迁建项目目前也正在推进中,茂湛高速也已开工建设。作为连接茂湛两市与珠三角的交通大动脉,茂湛高速改扩建后将使湛茂都市圈与珠三角之间的通行变得更加顺畅。

  2020年6月,湛茂阳三市签署了《协同推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湛茂两市签署《空港经济区框架协议》,并一致同意以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召开三市联席会议,加强交流、合作发展。根据会上签订的协议,湛江、茂名、阳江将充分整合发挥三市优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共同服务对接“双区”“双城”,凝聚起协同发展的磅礴力量。三市将加快形成常态合作机制,通过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为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开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比翼齐飞新局面作出粤西贡献。

相关:广佛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