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协会杨金才会长:深圳无人机力拓产业版图
2019-08-14 湾区城市群
拥有近400家无人机企业,产自深圳的无人机飞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无人机产业是如何兴盛的,又将走向何处?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深圳具备完善的无人机产业链,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的研发与生产已经领先全球,成为众所瞩目的“无人机之都”;工业级无人机也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无人机+产业”想象空间巨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无人机产业目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5年仍将快速增长。
人才汇聚成就“无人机之都”
“深圳是创新之城,推动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才,是深圳向全国、全世界的人才开放,吸引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集聚在一起,迸发出创新的理念。”杨金才说。
说到无人机行业,离不开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大疆异军突起,成为全球行业老大,并在最近短短几年内,迅速带动了深圳整个无人机行业的崛起。大疆的创始人之一汪滔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最近与其导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一起获得了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奖”,这是来自的中国学者和企业家首次获此殊荣。
从国外看,无人机行业已经有70年历史,曾经是个高度专业化而且有些神秘色彩的行业。2005年,酷爱飞行器的汪滔和朋友在深圳创办大疆,2011年进入商业成品无人机领域,2013年发布可航拍的无人机,凭着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特性,迅速占领国内外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大疆的成功,带动了无人机行业的兴起。截至2018年底,深圳全市的无人机企业接近400家,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交易规模突破400亿元。
杨金才说,去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深圳无人机行业的增长有所放缓,但在此之前的四五年间,行业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50%。在不久前结束的2019世界无人机大会上,参展的产品已经从无人机拓展到无人系统,包括无人车、无人船、无人艇、水下机器人等等,跨行业协同创新态势明显。
“凭借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完整、全球影响力大,深圳被誉为‘无人机之都’”,杨金才说,虽然深圳无人机行业规模与深圳经济总体量相比并不大,但是其发展速度震撼了全球。特别是有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就消费级无人机而言,全球没有第二个城市可以超越深圳;而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深圳也是国内的领先城市。
工业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应用领域,无人机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其中民用无人机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主要应用于个人航拍,工业级无人机则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国土勘测、安防和电力巡检等领域。展望未来,杨金才说,未来5到10年,消费级无人机可能像手机一样成为必备工具,成为“会飞的手机”,而工业无人机更是发展前景广阔,细分领域的清单不断增长,如环保、城管、物流、应急、消防、海洋调查、反恐等等。
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深圳也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在农业植保领域的高科新农、天鹰兄弟、天翔等,应急领域的科卫泰,警用领域的哈瓦、一电,物流领域的智航,测绘领域的科比特等。
为推动无人机行业发展,早在2013年,深圳市政府就制定了《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深圳的三大重点“未来产业”之一。及时的产业规划政策及较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推动深圳成为全球无人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杨金才说,深圳拥有较完善的无人机产品上下游,在飞控系统、导航系统、图传系统、动力系统等无人机核心和关键部件方面均拥有较大优势。
“在深圳,几乎可以方便地采购到生产无人机所需的所有零配件,这也极大地方便了创新企业的涌现。”他认为,未来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深圳的创新动能将推动企业加大“无人机+产业”的研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合格“飞手”数量有待增加
谈到无人机行业面临的挑战,除了广为关注的安全、认证及标准问题,杨金才说,合格“飞手”数量不足,导致一些企业或机构采购的无人机被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行业的升级换代,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目前,许多无人机企业都认识到这一问题,无人机培训行业也正在兴起。杨金才说,一方面,合格飞手数量急待增加,另一方面,单位也要敢用、多用无人机,无论是消费级无人机还是工业级无人机,真正发生事故的并不多,使用安全的问题被社会夸大了。事实上,随着技术研发的进步,无人机安全性能将不断提高。
杨金才还表示,深圳拥有大疆等多家无人机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不断在无人系统领域扩张,促进了行业生态链的形成,并将辐射深圳周边地区,发挥协同效应,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