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教育

中心城区将推广“微小型幼儿园” 第一批试点完成

2019-04-10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90410112235.png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广州正“快马加鞭”做好学前教育的学位保障工作。记者从广州市委改革办获悉,始自天河区的放宽办园规模与场地面积限制的“微小型幼儿园”将在中心城区复制推广。

中共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第一批改革创新经验,将在全市复制推广。这12项改革创新做法,涵盖党建、教育、医疗卫生、基层治理、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吹响了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的广州改革创新号角。

吹响改革创新号角:

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市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和省委改革部署,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改革“最后一公里”问题。广州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市委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复制推广第一批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正式公布第一批共12项改革创新经验,将在全市复制推广。

市委改革委要求,各区各部门要继续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在复制推广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群众认可的广州改革品牌,并继续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在广州部署的改革试点项目,深入挖掘和提炼相关改革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好的改革经验。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微小型幼儿园”放宽办园限制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2019年广州正式迎来“二孩”宝宝的入园高峰。今年全市户籍人口新生婴儿料将突破25万人,未来学位需求将大幅增长。

备受家长关注的微小型幼儿园试点此前在天河进行。起因是珠江新城等区域优质学前教育学位供不应求,导致出现了不少看护点、无证园,质量安全监管难以保障。天河区预计到2022年该区学前教育学位缺口达1万多个,为此去年该区放宽了办园规模,探索建设微小型幼儿园,甚至一个班也可办学,以此引导无证园和看护点从“地下”来到“地上”。

市委改革办介绍,天河区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微小型幼儿园”的概念,即办园规模在5个班及以下、入园幼儿在150名及以下的全日制幼儿园。其改革探索做法已被列入广州第一批改革创新经验。

接下来,广州将在中心城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黄埔区)推广,出台微小型幼儿园开办工作指引,对微小型幼儿园的园址、园舍、班额以及教学管理、联合监管、办学许可证年审等方面设立科学标准:一是放宽办园规模。将办园规模设定在5个班及以下,收托幼儿(3~6岁)数量设定在150名及以下,不再受限“6个班以上”规定,与现行规范化幼儿园(6~12个班)形成差异和错位。二是放宽场地面积。在满足生均建筑面积不小于7m2、户外活动面积3m2要求的前提下,微小型幼儿园不再受限“生均占地面积不小于10m2”的规定。

市教育局作为开展“微小型”幼儿园建设的牵头部门,承诺“将坚持‘多方协调、配套跟进、严进严管’的原则,保证幼儿安全和教育质量,力争每一所微小型幼儿园都成为精品园”。一是提升师资配备,规定每班至少配备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二是提升监管要求,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实行更严格监管。

记者获悉,广州正“快马加鞭”做好学位保障工作。根据《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到2020年,力争公办学位数占幼儿园学位总数达到50%,并要满足需求实现“有园上”,提升质量实现“有好园上”。

全市推广“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点”

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各区牵头,广州将在全市推广搭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在社区挂设“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点”牌匾,建立一个议事场所,组建一个涉梯事务委员会,设立一套议事规则,让电梯事务回归社区公共事务,群众可通过社区平台反映诉求、解决问题。

各区政府将在街道、社区中建立电梯事务治理机制,指定电梯事务专员,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电梯专业知识培训后,长期、固定在社区中处理电梯相关事务。做好“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点”与电梯监管部门的衔接,厘清职责分工。通过“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点”公示联系电话等方式畅通与小区物业管理及业主的沟通渠道,及时听取群众诉求,协调解决电梯安全问题。

为创新出租屋协同共治的第三方代管模式,市委改革委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以“城区微改造、围院式管理、物业式经营、公寓式配套、市场化运作、滚动式发展”为核心的新路径,引入“第三方”代管,提升服务水平,助推招商引资和人才服务,促进出租屋业态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该改革经验做法来自海珠区,由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牵头复制推广。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司法局、市法宣办将牵头在全市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至今已明确6个方面共37项工作考核标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创建活动中的专业优势,开展“法治体检”、审查村(社区)规民约及村(社区)务管理制度、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委改革办介绍,广州共有2692个村(社区)被确认为省“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单位。天河区天园街东方社区、南沙区万顷沙镇年丰村、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获评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企业四大项一天联办

政策窗口“一门式”兑现

围绕企业开办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参照越秀区的探索经验,整合市场监管、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和机构资源——执照办理提速,承诺办事企业最快30分钟可取照;数据共享提速,开办信息最快30分钟可推送;刻章、办税、开户各最快30分钟可办理。

“越秀区的有关做法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扬。”市委改革办表示,全市具备条件的各区将通过提升营业执照办理速度、提升数据共享速度、提升营业执照后续业务速度,实现开办企业商事登记、银行开户、刻章备案、新开企业税务事项办理4个必备环节1天联办。

市委改革办介绍,在国务院办公厅开展的“2018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单位申报工作中,海珠区由于商事改革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成为广州唯一被推荐的区。

针对小微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信贷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广州今年将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各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创新“菜单式服务”模式,探索实施助企培优改革举措,通过“即办即营”“容缺登记”“管家代办”“融资对接”“商标培育”“品牌提升”“信用增值”“质量提升”等措施,力争审批最简、服务最优、门槛最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作牵头部门,广州各区将探索政策兑现“一门式”服务新模式,通过“一门式”整合(13个业务主管部门、61项政策、285个事项纳入“一门式”办理)、“一链式”流程(规范科技、工信等各部门财政资金兑现流程为统一的六大步骤)、“一站式”平台(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广州开发区政策兑现信息服务系统,打造“大平台”为支撑、“大数据”为抓手、“大服务”为目标的政策兑现平台)、“一表式”规范(比照IS09001,梳理政策事项,编写办事指南,对政策依据、申请条件等十要素予以规范)、“一个月”办结(承诺34个工作日限时办结的政策兑现服务窗口)、“一窗式”公开(专设7个政策兑现专窗,一门受理,一门公开),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

这一来自黄埔区的改革探索做法,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多次报道,在全国引发了强烈反响。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报告明确要求,在全市各区推广“一门式”政策兑现窗口。

2019年广州市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清单(第一批)

1.搭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

2.开办企业四大项一天联办

3.创新“菜单式服务”模式,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4.建立“一门式”政策兑现窗口模式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

6.创新物流寄递行业管控机制

7.开展“微小型”幼儿园建设

8.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一支队伍联勤执法”改革实践

9.营造来穗人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10.创新出租屋协同共治第三方代管模式

11.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体系

12.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

相关:微小型幼儿园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