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九直通车40年载客8300万 见证粤港交往变迁与发展
2019-04-08 湾区城市群
4月7日讯(记者 方俊明)作为首条直通粤港的客运铁路干线,广九直通车于今年4月迎来恢复运行40周年。据广铁数据显示,从1979年运行初期每天开行仅1对,到1997年香港回归开行6对,到目前已增至12对。而广州天河边检站透露,40年来验放直通车出入境总客量已经突破8300万人次,见证着粤港之间交往的变迁与发展。广铁相关负责人称,直通车发展了40年的跨境衔接、营运、维修等安排,为广深港高铁等粤港、粤澳跨境新通道提供借鉴。
1979年4月4日,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仪式。(天河边检站供图)
1979年4月,首列广九直通车经广深铁路正式开行,这标志着中断30多年的广九直通车恢复运营,成为内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内地与香港之间首条经济互动的“亲缘”纽带。据广铁、天河边检站提供数据显示,从1979年直通车年客量仅7万多人次,到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增至148万人次,到2008年突破300万人次,到2018年超过310多万人次。
为广深港高铁运营服务提供经验
“广九直通车一直拥有全国铁路系统最好的服务。”广九车队原队长毕江曾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在内地铁路进入高铁时代之前,旅客坐过直通车就会一改以往对内地铁路“笨、慢、挤”的印象,而即使进入高铁时代,广九直通车也因其“提供最好的服务”的信念和高效率的管理而备受海内外旅客赞誉,也为广深港高铁等高铁线路的运营服务提供很好的经验。
旅客在广九直通车口岸自助通关。(方俊明摄)
“直通车的乘务员选拔标准从一开始就十分严格,譬如上岗必须化淡妆,穿西服、系领带、穿半高跟鞋,可谓开了内地服务业的‘抹口红’先河。”毕江透露,“标准身高160米以上、大专学历、形象姣好”的空姐标准也仅是基本条件,至少还要经过“三车”(慢车、普通车、广深高速车)、“三语”(粤语、普通话和基础英语)的一定年限培训,表现较优秀的才能踏上直通车。
在广九客运段工作18年的侯蕊婷,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时便担任G5711次列车长。她说,广九客运段及车队参与广深港高铁的服务,相关乘务人员仍需要经多轮选拔,之前在直通车积累的形体训练、服务礼仪培训、粤语英语过关考试等,成为服务广深港高铁的很好经验。
广九直通车现在的入境旅检大厅。(方俊明摄)
广九直通车开通40年,其旅客结构、出入境物品以及海关查验设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香港与内地改革开放40年变迁发展的“最前线”见证。毕江表示,40年前内地生活物资较紧缺,当时油、米、腊味、罐头和旧衣饰等成为入境“热门”;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风扇、收录音机、电视机等“大件货”遂成主流;至上世纪90代初中期,计算器、摄像机、电子琴等逐步占据主导。“如今旅客大量带进大件物品的情况少见,而携带大量现金出境购物的内地客激增,返程所带物品也更精致,包括高档化妆品、金银首饰等”。
港青称直通车为湾区发挥更大效能
“以前在直通车上见到旅客更多以回乡探亲的港人为主,后来商务客越来越多,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通过直通车进入内地也更多。”在珠三角多市有创业项目的港青郭天山表示,直通车运营40年来,见证了粤港沿线的城市群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地之间人员与经济交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加速,相信直通车可谓湾区发展发挥更大效能,也为其他跨境新通道提供运营服务经验”。
直通车见证两地通关便利变化
一,1979年:运行初期每天开行仅1对,年客量仅7万多人次。初期通关监管设在临时联检棚,“手工操作、人人过筛、件件开箱”,后来改造为封闭式检查房与检查台;
二,1997年香港回归时:开行6对,年客量148万人次。上世纪90年代初,改封闭式检查房为敞开式通道,随后发展为无障碍开放式通道;
三,2018年:开行12对,年客量超过310多万人次。目前查验模式更全面“电子化”,囊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新式X光机等,并开通越来越多“自助通道”。
直通车旅客结构发生多次大变化
一,初期旅客以探亲、贸易、旅游为目的的港澳居民、华侨为主,也有部分因公出国人员和外籍人士;
二,1987年台湾放宽两岸交往限制,当年入出境台胞首次逾万,次年更激增二十多倍;
三,1993年起旅游团以直通车出境,团进团出的赴港游客逐年飙升;
四,2003年CEPA实施以来,自由行成主力军,稳占客流比例一半左右,而经港往返内地的东南亚、非洲籍客商亦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