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门槛高了!广东两所名校名额开始压缩
2019-04-04 湾区城市群
招生考试制度的顶层设计方向就是高校招生不再仅凭一次高考成绩,而是“两依据一参考”,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招生的途径,相信会成为新高考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在糅合更多的“综合评价”成分,而不再过分强调它的特殊性。
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最近陆续公布自主招生简章。不少高校对自主招生名额进行了压缩,降幅过半;同时,申请门槛提高,优惠政策也更加严格,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成为不少高校的“标配”。记者梳理发现,教育主管部门对自主招生政策的调整,也是不断规范自主招生的过程。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此次自主招生政策变化,应结合新高考改革来加以观察,自主招生也在融入新高考要推动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
现象: 多校自主招生计划减少
3月以来,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陆续开始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最受关注的是从规模到报名条件到录取条件的全面“收紧”。从公布章程的高校来看,绝大多数都缩小了招生规模。
复旦大学去年招收170人,今年110人。武汉大学今年不超过192人,去年是350人。未明确具体招生人数的北京大学则表示“宁缺毋滥。”
广东的两所试点高校中,中山大学今年招生计划是175人,去年是385人;华南理工大学今年录取总人数不超过225人,比去年减少了90人。
端倪在去年年底已出现——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用“十个严格”对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做出规定:严格报名资格条件、严格制定录取标准、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严格确定招生专业……要求“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合理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和具备入选资格的考生人数,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宁缺毋滥。”
在严格报名条件上,各高校纷纷作为回应。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将报名门槛定为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华南理工大学今年只提出一个条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方面具有特长,且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获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的高中毕业生。而该校去年对学科竞赛的要求还是“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学生”。
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家对学生体质的重视,也反映在各大高校在遴选自主招生人才的标准上。体质测试被众多高校纳入考核。中山大学明确表示:“初审合格的学生,需参加由我校组织的体育科目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中老师:可能有学生放弃学科竞赛
随着高校纷纷收紧自主招生的政策,这对学科竞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降低自主招生的优惠,对竞赛生来说其实压力更大。原本一些顶尖高校给竞赛生签约,比如降至一本线录取,通过高校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考试的动辄就降40分、60分的情况会变少,他们更兼顾高考成绩。”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尤其对于一些竞赛成绩不错,但又不是最顶尖的学生来说,能获得的优惠条件就是降20、30分。“搞竞赛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了,花了那么多精力,最后降二三十分,用这个力气去拼高考,成绩提升可能还不止二三十分,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表示要权衡,或许一些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会选择放弃竞赛。”该老师表示。
业内观点:应结合新高考改革看待此次调整
有业内专家认为,对此次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要结合新高考改革来进行观察。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作为基本方针,考试招生实施“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招生考试制度的顶层设计方向就是高校招生不再仅凭一次高考成绩,而是“两依据一参考”,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招生的途径,相信会成为新高考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在糅合更多的“综合评价”成分,而不再过分强调它的特殊性。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招生的收紧,不但不是它的价值的递减,恰恰意味着它在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做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