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换炎:把深汕高铁纳入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
2019-03-13 湾区城市群
作为深圳第“10+1”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如何在提高全省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方面作出新探索、为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深汕样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深圳市新二金达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换炎认为,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重大战略高度看,深汕特别合作区要有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在产业集聚、交通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
要把潜力变成生产力创造力
吴换炎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的连接点,距离深圳边界仅60公里,距离香港82海里,拥有468.3平方公里的土地,145平方公里的可开发用地,50.9公里的滨海岸线,13公里优质、连续的沙滩和滨海浴场,交通区位、自然秉赋得天独厚,是广东珠三角地区不可多得的成片可开发的滨海地区。
“天生丽质难自弃,深汕特别合作区应成为新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和未来的标兵。”吴换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站在深圳这个巨人的肩膀上,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把潜力转变为生产力创造力。
以通达的交通促进跨越式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要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大开发大发展,交通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要加快形成与深圳的‘半小时’、与广州的‘1小时’工作生活圈。”吴换炎建议,应该把深汕特别合作区重大交通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规划建设,以通达的对外及内部交通推动合作区跨越式发展。
吴换炎建议,具体而言,要把深汕高铁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并尽快开展前期工作,支持建设深汕第二高速公路,支持深汕城际铁路纳入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规划并适时启动前期准备工作,确立广汕铁路深汕站枢纽功能定位并适当扩大建设规模。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
“教育和医疗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是吸引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的前提条件。”吴换炎指出,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毕竟底子薄,教育、医疗机构严重短缺,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的基本发展需求,更无法与其发展目标相匹配,建议高起点建设一批医疗、教育、文化、公园、保障房等配套设施,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滨海资源人文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城市,使之成为大湾区的后花园。
吴换炎还建议,应该加快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立法工作,明确合作区的法律适用、海关管辖等关键性问题,并推动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立海关、海事等中央垂直机构,由中央驻深相应机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