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线地铁将齐聚白云(棠溪)站,未来广州或有这些变化
2019-02-22 湾区城市群
广州市民喜爱到白云山登高望远,目前进入白云山的人流集中从南门门岗进入,此处坡道平缓,攀登难度小,然而每逢高峰期愈显拥挤。今年,白云山拟重修4个山门,届时主门增至6个,方便游客从不同方向前来游玩。重修的山门最快于国庆前开放。
2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对2018年度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集中视察。视察组分三组分别前往增城、番禺、白云等视察点,并召开城建环资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航浩参加视察活动。
白云山“换绿于民”工程启动
据悉,广州市正大力开展还绿于民工作,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白云山重修山门就是其中一项工程。
白云山目前的主门是南门和西门2个门岗,实际上,白云山的门岗多达15个,但是“有些门很小,比较隐蔽难走,甚至有些市民很难发现,”市林业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说,为了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白云山准备重修东门和北门,以及在西面的柯子岭门岗和水库门岗(翠竹园),到时白云山东西南北方向均有主门。
工程不仅包括扩大出入口的基础设施,还要提升道路通达能力,和主干道相连接。此外,每个主门会根据公共交通情况,决定是否修建停车场,目前还在摸查各个山门能容纳多少停车位。
三大部分打造广州白云(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
在广州站改造配套新建白云(棠溪)站工程工地现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了解,广州白云(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包括新建广州白云(棠溪)站、枢纽配套一体化工程、综合开发三大部分,是广州市首个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枢纽工程。
白云(棠溪)站建设现场
其中,新建广州白云(棠溪)站部分项目估算静态投资220.21亿元。项目建设总工期3.5年,已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内容包括:
白云站国铁场10台24线(含正线4条,机走线1条,停靠站台线19条;其中包含高铁场预留3台6线),城际场规模为1台2线,新建站房综合楼14.3万平方米;
新建白云站、大朗客整所及预留机务折返、京广高铁联络线、广茂联络线二线,改建京广等既有线及既有机务段适应性改造。
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23亿,内容包括:
枢纽配套场站工程,占地13.7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包括长途汽车站、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场、社会车停车场、便民服务设施、枢纽运营管理中心、枢纽管理用房及上盖开发所需配建停车库等;
地铁预留工程包含6条地铁线路,包括8号线北延段(在建)、12号线(新建)及4条预留地铁车站的土建工程,车站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中预留地铁车站中还包括22号线北沿线、24号线、佛山8号线东延线及新线地铁车站的总体及附属结构工程等。将来,白云(棠溪)站六线地铁换乘,是目前国内换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多线换乘枢纽站点。
周边配套市政道路工程包括白云二线、棠槎路、铁路东线3条市政道路,道路总长度约14.45公里,均为城市主干道,向外连接机场高速、广清高速、华南快速等高快速路。
海珠创新湾将设地铁隧道 连接番禺洛溪
20日,视察组还到海珠创新湾进行了视察。据了解,海珠创新湾总体定位为打造“新城市轴线南段滨水生态、科技创新集聚区”,规划用地面积8.06平方公里,总建设量1063万平方米,居住人口15万。未来将打通新城市轴线南段,突出广州云山珠水相望的城市风貌特征,同时规划滨江绿地,构建生态景观走廊,并与海珠国家湿地、洛溪岛轴线公园等生态地区连通。
海珠创新湾设地铁隧道各3条连接番禺洛溪
交通方面将进一步强化海珠创新湾的交通枢纽地位,形成“六横十四纵”的干道路网,增加密度,并在现状2号线、3号线、广佛线的基础上,新增地铁20号线,设沥滘站与3号线换乘。
令人关注的是,未来珠江两岸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记者从该片区的规划图上发现,海珠创新湾在目前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新光大桥、洛溪大桥、番禺大桥的基础上,拟增设地铁20号线与3条过江下穿隧道,连接番禺洛溪。换言之,未来该片区两岸将设有3条地铁和3条过江隧道。
与此同时,该片区布局逾150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改善民生。其中,在教育方面,区内共配置独立用地幼儿园14所、小学6所、初中3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中2所;在医疗卫生方面,形成以综合医院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的三级卫生医疗设施,并规划综合医院2所(总建设量约41万平方米,可提供2500床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5处。
现场,有市人大代表提出,目前规划的公服配套是否能满足未来人口需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珠创新湾主打商务功能,15万人口预计多为片区内城中村村民回迁,而规划的公服配套是以18万人口来配置,未来能够满足需求。
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已满负荷运转
广州也致力于解决“垃圾围城”问题。21日,第一视察组来到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该电厂于去年4月进入试运营,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目前满负荷运转,年处理量达73万吨,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63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