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攻略

明年广深珠湿地公园将增至54个

2019-01-29 湾区城市群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对防风固堤、净化水质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来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红树林更有“海岸卫士”之称。

回看强台风“黑格比”“天鸽”横扫珠海,海里的船被吹上岸,岸上的车被吹进海,情侣路等海滨堤岸严重受损,但在淇澳红树林保护区,虽然当时的堤岸还是土路,却并未受到破坏,而红树林湿地内的防护栏、木栈道和周边的房屋,在台风中也是完好无损。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市越来越重视湿地生态的复育和保护,一些城市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湿地保护原则,着力打造“湿地保护之城”。不过,广州大学海绵城市工程建设研究所所长佘年教授称,一些地方在建设湿地公园时,往往是视觉景观功能考虑得较多,生态功能考虑得较少。

明年广深珠湿地公园共54个

在省会广州,湿地公园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已建成花都湖、湾咀头、荔湖、白云湖、鹤之洲、流溪温泉等19个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到2020年,湿地公园将增加到25个。

在靠海的深圳,目前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3大类型共46832.74公顷湿地。“水质和水鸟是湿地的灵魂。”深圳市野保处动植物保护科科长郭强说,深圳海岸湿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河流、湖泊等内陆湿地相对贫乏,尤其是河流污染等因素造成破坏了内陆湿地的生态功能。最近七八年,深圳下大力气整治河流污染,坪山河、龙岗河、观澜河、茅洲河等深圳主要河流水质逐渐变好,这也使得深圳有条件建造一些人工湿地。截至2018年底深圳已建成的湿地公园达9个,2020年将增至13个。

珠海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逾18.9万公顷,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等4类湿地。到2020年,珠海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和保护区16个,其中目前已建成的有11个,总面积近6万公顷,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郭强以华侨城湿地公园为例,该公园以前是填海之后留下的内湖,周边社区的污水都排了进来,污泥淤积、外来入侵物种泛滥,十几年前,政府将公园交由华侨城集团代建代管,经历了清淤、污水截排、补种红树林等措施之后,鸟类种类已增加到100多种,如今的华侨城湿地公园已成为生态教育的重要场所。

积极的湿地保护和修复,使得在深圳湾停留的候鸟越来越多,如今每年在深圳湾停歇的候鸟超过10万只,这让红树林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燊十分欣喜。李燊长期研究候鸟的栖息环境变化,“以前湿地保护的策略是圈地管理,主要是增加湿地面积,现在开始注重积极管理,追求湿地的生态功能。”

“大部分鸻鹬类和鹭类是涉禽,要站着吃东西,可如果水太深,水鸟就很难觅食”。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博士说,近年来,红树林基金会和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合作,在保护区2~4号的鱼塘展开“候鸟酒店升级计划”,将原本分割开来的小鱼塘合并打通,改造成不规则的缓坡、小岛,冬天候鸟季时把水放低到5至10厘米深,这样在深圳湾涨潮时,水鸟就能到鱼塘觅食和歇脚。

成功“向大海要森林”

早在20世纪90年代,珠海就在全国率先实施“向大海要森林”行动计划,珠海可算得上中国湿地保护先锋。20世纪80年代全市有红树林1454公顷,散落在淇澳、横琴和金湾等地的各海岸和海湾的滩涂上。

但随着大面积的围海造地,到了1998年,全市的红树林面积只剩下52公顷。随后,在珠海出现了一批矢志为红树林的生存和发展而奔走呼号的生态保护专业人士。他们从开展全市红树林资源调查并发出“保护抢救红树林”的呼吁,到组织红树林引种试种研究,并发出“建设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的倡议;从向市领导提出“向大海要森林计划”,到争取到政府每年120万元的红树林扩种引种资金……最后,在政府支持和公众参与下,淇澳红树林成林面积到目前已增至约700公顷。这片向大海要来的森林,成了全国人工恢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目前已成为广东湿地生态名片和全国红树林造林示范基地。

而且,珠海还借鉴国际经验,在内地首创建立“自然保护基金”。2008年开始,淇澳红树林保护区与广东发展银行珠海分行合作,建立“广发红树林保护基金”,发行“广发红树林信用卡”,到目前已筹集到保护基金数百万元。近年,众多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了红树林湿地认建认养活动,开启探索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红树林保护建设新模式;同样,深圳也成立了红树林基金会,该基金会直接参与湿地公园的管理和淡水湿地生态修复。

在珠海横琴,首个滨海湿地公园芒洲湿地公园建成的同时,毗邻着也建设了广东省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展示厅。该展示厅也是长期科普教育和生态教育的基地,展示区设置了前厅、海洋厅、湿地环境体验厅、鸟类展示长廊、休闲厅和4D体验厅,全面展现横琴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演示海洋生态修复规划。

抓“大保护”再现岭南水乡景象

在广州,海珠湿地通过抓“大保护”,推动当地环境高质量发展。首先,海珠重建水网生态,再现岭南水乡景象。通过“食藻虫”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初步实现水安全、水治理和水景观相促进。湿地内水质通过管养基本提升到III类,部分指标达到II类水质标准,湿地内39条河涌与珠江相通,恢复珠江自然潮汐动力,使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效净化珠江水质。海珠湿地可收纳约200万立方米雨水,有效缓解辖区东南部内涝现象,切实发挥“海绵城市”功能。

海珠湿地系统开展生态系统修复,重现果基农业智慧。坚持“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原则,对原有退化、受污染的果林进行清淤整改,启动建设果基农业示范基地。用专业、科学的管养,让百年老树重新挂果,生物多样性得到大大增加,果树树种从原来10余种增加到200多个品种。

“湿地设置生态浮床,营造鸟类栖息地”,海珠区湿地办有关负责人说,在海珠湿地水域较深区域设置生态浮床,建立物种共生关系,使浮床与岛屿浑然一体,营造鸟类觅食、栖息、繁育环境,鸟类从72种增加到177种。这种鸟类生境营造技术为国内深水型湿地恢复提供了新方案,被国家生态专家誉为“生命之舟”。

海珠湿地通过建设小微湿地群,提升生物多样性。在湿地边界以及内部道路周边区域,结合地形恢复包括雨水花园、暴雨花园、生物沟、生物洼地、树池洼地、下凹式绿地、青蛙塘、蜻蜓塘等水敏性小微湿地,发挥其对雨洪管理、公园地表径流污染的净化功能,保证湿地水体环境质量健康;同时,这些小微湿地又是青蛙、水生昆虫、甚至小型鱼类栖息的小微生境,大大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

海珠区湿地办有关负责人说,海珠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对鸟类,尤其是候鸟和水鸟的群落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海珠湿地已逐渐成为候鸟和水鸟的重要分布区,在候鸟和水鸟的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海珠区湿地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湿地通过“废材”循环利用,化腐朽为神奇。用木头、树枝、稻草等搭建形态各异的生态塔,形成“昆虫旅馆”,吸引不同动物在不同材质的塔中栖息;废弃的木材被插入水塘中供鸟类歇脚,或做成人工鸟巢放置于果树上给鸟儿当孵化点,实用又具有观赏性;用果树丫枝做成生态篱笆,水稻秸秆制成花圃栅栏,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美。

湿地保护从下一代抓起

每周,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的志愿者都会在深圳湾公园搭起帐篷,带上望远镜和图鉴,领着孩子们去观鸟,让孩子了解这些鸟从哪里来、吃什么,了解湿地保护的知识。

在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的眼中,湿地保护固然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但更关键的是通过生态教育,让湿地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

在深圳福田中学的生物教室,两个干燥箱里装满了相机和望远镜,书架上摆满了自然教育书籍。生物老师田穗兴在课桌上拿起一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观赏鸟类》的教材说:“这是我编的校本教材。”

除了老师的身份,田穗兴还是深圳观鸟协会调查记录部的负责人,从事鸟类调查已有10年之久。在田穗兴看来,现在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观鸟赏鸟让学生接触自然的同时减轻学业压力。

借着课程改革的机会,学校可以开一些特色的课本课程。从2002年开始,田穗兴开了观鸟课,每周两节,他就带着学生们到深圳湾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野外研习。

2005年田穗兴编写了课程的校本教材,给学生传授湿地的功能、红树林的动植物、鸟类的识别,课堂与野外研习的结合,让学生对自然知识更易吸收。2015年,田穗兴的观鸟课还入选了“深圳好课程”评比。田穗兴说,学生在野外研习中发现问题,去做一些研究性学习和课题,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然保护意识。

在珠海,为了弘扬生态文明,推进湿地社区共建,由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社区联合主办,珠海兆征纪念学校协办,珠海市观鸟协会承办的淇澳红树林“小小讲解员”培育课程从2016年起举办,每年都采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选择数十名小学生进行“小小讲解员”培育,并组织了相关讲解实践考核,让孩子及其家庭投身于湿地保护宣传中来。

大湾区湿地保护与产学研并举

除了培养孩子参与到保护和复育湿地,一些湿地保护区还大力提升科技,促进产学研结合。截至目前,由淇澳保护区和相关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的“红树林树种基因库建设”等多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省和市科技部门立项;目前还有中山大学、英国赫尔大学、中国林科院等7所高等院校所在淇澳岛上建立了湿地实训基地和湿地产学研基地。近年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建立“华南师大淇澳红树林产学研基地”,与中山大学合作建立“中山大学淇澳担杆保护区教学科研基地”;目前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多家院所合作共同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达8名,是珠海市在自然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的一个新亮点。深圳红树林基金会也与多个科研院进行合作,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科普宣传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2018年11月26日,“粤港澳大湾区湿地保护及志愿者行动研讨会”在珠海召开,这是连续第三年在珠海举办的大湾区湿地保护会议。10名来自粤港澳生态保育、动植物保护、红树林培育、环境教育等领域的特邀专家,围绕“鞍子河的自然教育”“湾区水鸟走廊”“澳门湿地人工复育”“中国水獭的保护现状”“珠海最后的水獭”“困难立地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影响机制及综合调控研究”“湿地生态保护实践活动的开发与探索”“WWF公民科学家合作模式”等内容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代表分享了各地生态保护的经验和做法。

相关:湿地公园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