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大湾区

首个海归小镇落户广州

2018-11-30 湾区城市群

11月29日,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落户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海归小镇将根据国家对广州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和产业实际,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引进5万留学人员来穗创新创业,发挥海归人才带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将在知识城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平台基础上,划出1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约25公顷。同时,组建园区运营管理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小镇将构建为留学人员赋能的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打造全产业链闭合,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形成国际化人才社区。

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落户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11月29日下午举行的欧美同学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发布了这一重磅消息。海归小镇将根据国家对广州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和产业实际,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引进5万留学人员来穗创新创业,发挥海归人才带动作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创新人才汇聚的新平台和新高地。

在11月29日下午举行的欧美同学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发布了未来计划。

目前,欧美同学会正在全国布局建设海归小镇,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10个海归小镇。海归小镇建设将贯彻中央要求欧美同学会建设人才库精神,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选择经济活跃度高、产业前瞻性强的地区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留学人员组织的整体作用和留学人才的聪明才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基地。

在海归小镇的全国布局图上,广州奋力争先。在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公布了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落户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的背后,是一次面向创新的区域协同模式探索。地方政府提供资本,规划建设和提供物理空间,欧美同学会发挥品牌优势,做好桥梁作用引进留学人员。小镇将招聘完全市场化团队负责运营和管理,统战部门给予指导。

更具有想象空间的是,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的建设是海归人才与新兴产业的深度互动。根据《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到2021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实现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4%,可望成为广州未来在全球引领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汇聚高端海归人才,共同向生物医药产业发起冲锋。正在规划布局的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为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创新人才汇聚的新平台和新高地。

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招聘专业团队对整个园区进行运营,发挥欧美同学会留学人才资源和创新创业项目丰富的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地引进优秀留学归国人才,推荐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小镇将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每年主办粤港澳大湾区论坛。

归国英才畅谈如何吸引创新人才

成立于1913年的欧美同学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留学人员力量、整合留学人员资源、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在近现代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谱写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辉煌篇章。在广东这片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热土上,欧美同学会汇聚一批又一批“海归”精英,引领创新创业发展浪潮。

“假如你现在还在海外,欢迎你回到祖国来;假如你已经回到我们的祖国,欢迎你跟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家们一起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在11月29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欧美同学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以及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峰会上,多位重量级归国英才畅谈感悟,诚邀各界海归人才到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投身创新创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谭铁牛

紧紧抓住科技革新“关口”

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谭铁牛是国际知名的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专家。20年前他放弃了国外终身教职,带领团队回国,虹膜识别技术实现多次技术跨越。此外,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基础理论,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谭铁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动能巨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第四次科技产业变革的先机。他认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时代是一个契合时代的课题,人工智能是全人类都在探索的领域,也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

他认为,过去几百年间世界科技革命发生了多次科技革新,每一次革新后就是产业变革。西方一些国家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会,率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谭铁牛表示,找风口不如抓关口,抓到关口就是拥有先机和开拓创新。智能化时代需要人工智能的牵引,要抓住这个关口,我们首先要理性务实,抓实基础研究,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同时,我们要加快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和鼓励人工智能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

健全人才政策促湾区创新

陈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是国际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流体力学、湍流基础与应用研究等领域影响深远,同时也为中国工程科学及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十一表示,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非常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未来大湾区应如何发展?首先应从更高层面进行国际人才自由港的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吸引更多国际人才。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探索境外高端人才税收优惠政策,解决子女入学与医疗等问题,还有建设专门的科技人才用房,形成对接国际的科研创业环境,让人才安居大湾区,安心做贡献。

陈十一表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支撑作用,一方面发挥一流高校的“人才蓄水池”作用,推动高校与企业研究合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建设世界一流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

此外,还要打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学与城市有互动关系,大学从人才、技术、文化支撑城市发展,城市要从经费、空间、资源反哺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第四任校长、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新滋

欢迎你回到祖国一起努力

陈新滋,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第四任校长、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新滋主要从事手性催化配体和不对称合成研究领域的工作,在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学术交流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陈新滋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机遇。目前从整体来看,跟国际上其他三个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上,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合作,广州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多工作。他认为,今后要实现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跨制度的合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得更好。

陈新滋深情地呼吁:“假如你现在还在海外,欢迎你回到祖国来;假如你已经回到我们的祖国,欢迎你跟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家们一起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

陈新滋表示,人才是跟着资源走的,留学人员回国的目的就是想做事情。如果只是让他们回来有个很舒服的工作,他们是不回来的。所以,应该给他们提供做研究的环境,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另外,他也表示让人才安居乐业非常重要,因此做好“海归”儿女的教育很关键。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袁玉宇

科研人员创业需自我改变

袁玉宇,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2008年底,留美归来的博士袁玉宇带领团队回家乡广州创立迈普医学,已成功利用生物3D打印等领先技术,制造出多个用于人体组织修复的新型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进军全球高端市场。

袁玉宇表示,创业具有高风险,科技创业犹如“走钢丝”。一般来说,做科研的人喜欢技术导向,但实验室成功不等于产业化成功,特别是我们做医疗的,产业化成功需要5年到10年时间,这段时间怎么活下来?科技创业者往往拥有一个创新的技术,但一般对市场的理解、把控能力比较弱。这两方面的结合非常重要。

袁玉宇认为,搞学术的人“脸皮比较薄”,不够接地气,大多需要经历一个折腾的过程。创业者自己的改变非常重要,搞技术的人往往关注细节,但当CEO需要关注大方向,并要善于用人,敢于放权,建立内部机制。

在他看来,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健康的创新及人才生态,需要基础研究人才、产业转化人才、创新型企业家三类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不直接产生产业效益,需要转型为科技产业人才,或者实现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海归小镇 粤港澳大湾区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